以前年轻,周末总爱和先生一起懒床不起,尤其是冬天,温暖的被窝甜蜜的梦乡把人牢牢的捆在软床上。都上午十点多了,经常是我起来去一趟厕所,回来看到先生似睡非睡的眼睛,微笑的嘴角,双脚趾头缓缓的跟着心中的音乐悄悄上下波动着。我也不去叫他起床,也知道叫不起来,就这样早早的放弃了属于妻子的权利。就这样一年年的先生从懒先生变成了懒爸爸,所有人都对其无可奈何。
这两次我们学的都是关于先生不起床的诗经篇目,上一首《女曰鸡鸣》比较甜蜜嘹亮,我觉得比较符合叫先生起床的语调,这首《鸡鸣》我就不明白了,为啥声音都这么低缓,这还能叫人起床成功么,而且还是面临着上朝(上班)这么严肃的事。还有,这首《鸡鸣》吟诵出来的声音分不清男声部分和女声部分,又是为什么。在在一遍遍的吟诵声中,问题都解答出来了,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同样的答案。声音是有意义的,这句话可以解释太多的问题。相同的音高语调透露出相同的家庭背景,相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三观,以及相似的性格。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有一句话惊雷般的劈醒了我,这句话的大意是“学历只是代表着对同一件事的理解程度,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就如同秀才和兵一样,两个人是怎么样也讲不通的。而相同教育背景的人,只需神交即可”。《鸡鸣》里面的男女主人公肯定是门当户对,天造地设的一对,淑女的温柔,君子儒雅,即便是一遍遍叫人起床这件让人抓狂的事女主人也只是温润的说天亮了,快起床。男主人只是低声转过头去略微有些着急的找个调皮的借口就是不起床,只愿与子同梦。
好啦,我从《诗经》里面发现了如何找对象了。《诗经》真是宝藏,吟诵真能感通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