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突然又想起了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听雨》。寥寥数语,描绘出了一生的经历,同时也留下了无限可以想象的空间。
在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初次看到这首词,最先打动我的是最后两句“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雨滴到天明”。在总想故作老成,证明自己已经长大的年龄,这样充满沧桑感的句子是我的最爱,甚至我还专门在金工实习的课上做了一个“听雨僧庐下”的钥匙链,刻上这两句词。
早年间读这首词,读到“少年听雨歌楼中,红烛昏罗账”时,能够感受出作者“人生得意须尽欢”、“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心情,恣意挥扬的青春,人生处处鲜花着锦,哪里知道“愁”字怎么写。读到“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雨滴到天明”时,一个早已看淡生死的沧桑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世间,怕是在也没有什么能够在他心里泛起波澜了,人生如是,不过如此。中间的两句“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以前一直觉得平淡无奇,一度以为作者是为了连贯性写的,直到如今自己的阅历多了,才明白其实这两句才是点睛之笔。
在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古代,水路是一个比较快的选择,然而长时间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面对单调的江河湖水,总是不免引起人们的各种愁绪,例如“江枫渔火对愁眠”、“觉来幽梦无人说”,似乎漂在水面上的日子里,人们总是思绪众多,情绪低落,夜不能寐,“怎一个‘愁’字了得”。
就像《听雨》里描述中年状态的这两句,作者的那种满腹心事、心有不甘却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妥协的心情,全部寄托于其中。“江阔云低”,一种乌云压境的压迫感迎面而来;“断雁叫西风”,秋天未至,肃杀之气却渐进,江中漂泊的客舟也和孤雁一样落魄漂泊,浓浓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如同乌云一般沉重。毕竟时间的巨轮无人能够阻挡,不管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都会被推着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