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闲暇无事的时光里,喜欢去琢磨一些事情。比如我最近就研究上了歌手与歌星的区别,尽管我只是喜欢听歌,连发烧友都算不上。
歌星一定会有自己的代表作,无论歌词,还是旋律,一听就会让人心旌摇荡,热血沸腾。而歌手通常只能做到倾心演绎歌星的成名曲,有时候只是为了让人听起来像某个歌星,而不惜忘却自己本应该展示出来的不同。所以,既成不了歌星,也很难活出自己,最后只能泯然于众,形同路人。
可能你会说,歌星在成名以前,不也是歌手吗?这一点,是客观事实,我也绝不争辩。成名的歌手,才能称之为歌星,所谓歌星,当然是寥若星辰,屈指可数。成名之前的过程里,一定有艰难地行走,一定有心酸的咀嚼,一定有不懈的坚持,直至等到那个赏识自己的伯乐。
众所周知的歌星——杨坤。一首《无所谓》惊艳乐坛,让天下皆知的时候,已是三十而立。在造星的时代,就年龄而言,想成名,几乎就是异想天开的事了。据杨坤说,当他在唱歌这条路上,已经无路可走,弹尽粮绝的时候,他是打算放弃掉的。在北京地下室陪伴了八年之久的爱人,认认真真地做了一桌子菜以后,杨坤就知道了这份感情的结局。他没有任何恨的理由,毕竟青春能有几年?毕竟生活总要继续。多少内心的撕裂?多少次内心的挣扎?多少不能言说得绝望,才催生了这首《无所谓》。我觉得首先是歌词,让太多太多有过这样感情经历的失意者有了共鸣,继而有了共情,大家才会愿意去听,愿意沉浸其中。第二个原因一定是杨坤与众不同的沙哑嗓音了,这是具备有高辨识度的先天条件。自己的伤,自己的词,自己的歌,自己的嗓音,没有理由不成为歌星。
那么,歌手就一定比歌星唱得差吗?或许大多数人会这么认为。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有着一些不同的意见。我不具备有专业的鉴别能力,所以我不能举出太多反驳的案例。我想说一位歌手,与其说是歌手,不如说她是一个歌唱爱好者,因为她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她取得过最高的荣誉,是央视百姓平台《越战越勇》的总冠军。无论这个平台具备不具备专业鉴别歌唱的水准,她能凭借歌唱走到最后,拿到了金话筒,显然是具备一定实力的。
她参赛的所有歌曲,都是高亢激昂的旋律,尤其是那首极难挑战的《灯塔》。就连著名歌星刘和刚都说:“这歌,好听,不好唱。”老实说,在听王伟歌唱以前,我听过黄绮珊的演唱,声音绝对高昂,台风绝对大气,穿透力和感染力自然也是毋庸置疑,这样的演绎非常匹配她歌星的身份。参照之前王伟的歌唱,我以为,王伟能做到神似就是非常成功了。结果一开嗓,就把评委给惊到了,现场的观众沸腾了,至始至终,王伟对这首歌的把控,较之黄绮珊,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在我看来,唱歌和写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再出色的技巧,再华丽的修饰,比起真情实感的走心流露,都是浮云。王伟的夺冠,也让总决赛的另外一位选手——闫学晶的儿子林傲霏,对她心服口服,毫无怨言。
纵观王伟的个人经历,得知她是一个癌症康复者,她抗癌的经历,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听者无不唏嘘动容。没有从鬼门关走上一遭的人,很难对情感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很难让情感在一瞬间就喷薄而出,震撼人心。以至于以后再听《灯塔》,我只听王伟的演唱,甚至连续听上十几遍。尽管时至今日,王伟也没有被各大媒体冠上歌星之名,但她在我心里,就是光芒四射的歌星。
太多的年轻人都渴望着一夜成名,天下尽知,然后荣誉等身,财富爆增。不排除有一些人,天生就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出身,有着别人无法得到的资源,成名逐利似乎唾手可得。但如果他没有后续的进修,没有光环的加持,没有情感的沉淀,我相信,这样的歌星,也必将会昙花一现,黯然失色。
歌手和歌星,就歌唱水准来说,未必就是云泥之别。但他们之间,就阅历来说,绝不可同日而语,更不用说包装的团队的强弱之别,,展示的平台的大小之别,乃至于录音棚的好坏之别了。
或许歌手和歌星的差别,就像投向一汪水的石头,漾开涟漪小的,叫做歌手,漾开涟漪大的,叫做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