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面这三封信的铺垫,我可以正式开始叙说我们仨的故事了。
具体,就从那年江苏省高考成绩发榜的日子说起,时间是2012年6月24日。
第一章 闪亮的青春
很久以来,先生一直有个心愿,想将儿子的成长点滴用文字记录下来。他说一来让儿子今后能回顾往昔走过的岁月,二来也能让我们老了后能有个念想。他交待我的任务是,尽可能将我们与儿子的交流信息一一抄写,具体整理由他负责。这还多亏当今科技发达、网络通讯便捷之功。要是写信的话,我想,无论儿子,还是我们都不太可能坚持下去的。
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过度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情。回想从前的书信,一封封地是那般温馨暖人。
语文从来是我的弱项,写作更是我的短处。既然只需如实抄写,我也再难拒绝,于是,这项工作,自儿子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终于开始了。
2012年6月24日江苏省高考成绩发榜,儿子在这次关乎未来命运的大考中实现了突破和超越,具体成绩如下:
小高考2A+2B 语文122分 数学 128+30分 英语 105分 物理B+ 化学 B 总分387分(含小高考加的2分) 全省排名2168名
由于选测科目B+,B,因此填报志愿受到了很大限制,江苏省排名靠前的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甚至苏州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均被排除在外。无奈,只能把目光放到上海北京等地的高校。
从招生简章上看到上海的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以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对选测科目的要求相对较低,大都只需B+和B,所以三人商量决定就在上述学校中选择了。
由于同济大学是工科类,而儿子对物理化学包括建筑工程类不感兴趣,因此他几乎断然拒绝了。出于对父亲的欣赏,他自认为上外是最适合他的学校,而且居然还选择了与他父亲相同的专业—法语!他当时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要为父亲正名。
说实话,这与我的初衷完全相反。我一直以来希望儿子能学点实用的专业,比如医生、会计,以及工程机械类的。我一向以为,自然科学比人文科学学到的东西更实在,也更经世致用。但,一切还得儿子喜欢才是。不过,我还是对他选择法语提出了一点看法:“能不能换种语种,比如西班牙语呢?”
那天儿子恰巧外出游玩,他接完我电话后,干脆地回绝了我的建议。事实上,孩子他父亲对儿子的选择也并不十分赞同。这不,随即他便发短信给儿子了:(2012年6月28日 21:05分)
儿子,昨夜今晨爸思量再三,觉得我们昨天晚饭时分确定的志愿总体思路不错,只是有点另外的想法、建议供你参考或者商榷,具体如下:
一,无论你在上外读何种语种,只要学有所成,都能为父亲正名。二,法语使用的范围和区域与西班牙语相当,但除本国外,法语大多在非洲国家使用。该区域经济落后极端贫困,且Z局不稳,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南美要好得多。既然你学了小语种,将来外派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上述母语国家,因此选西班牙语可能更为妥当。三,我们家族中已有父亲、你舅妈主修了法语,似再无必要让你成为“第三者了”。有时资源过于集中,不好。四,上外本以语言类见长,只要你有怀想天空的抱负和能力,你完全可以在此环境选修法语甚至其它学科,成为真正复合型的高端人才。更何况父亲兴许在法语方面仍能适当辅导你,假如你相信老爸!
综上所述,我郑重建议你在上外的填报志愿中作些微调,即将西班牙语作为第一志愿,法语次之,德语第三。当然华师大仍以法语作为第一志愿。可否?望斟酌。
父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儿子最终同意了父亲的意见,修改了顺序,将法语改成了第二志愿。
或许是今年填报西班牙语专业人数众多,高手如林,竞争激烈后的结果竟然是儿子落选了第一志愿,阴差阳错地被上外录入了第二志愿—法语专业。
这就是天意吧,看来儿子此生注定与法兰西结缘了。
这个暑假对于儿子来说一定是潇洒快活的。再没了学业负担,没了高考的压力,又成功考入他所喜欢的学校,就读了他心仪的专业,他的愉悦是显而易见的。这,从他每天冲淋时哼着小曲,跟好友们互动游戏时爽朗的笑声中,可见一斑。
这期间,他几乎没有一天是用来学习的。游戏、聚会、旅游成了他消磨时间最常用的方式。为此,我曾几次提醒他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一如既往地来句“燕雀安知鸿鸪之志”便将我打发了。想想儿子以及众多学子那么多年来围绕高考这根金箍棒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如今彻底放松下原也无可厚非。他父亲常这样劝我。不过,他还是不时地告诫儿子一句话:放松但不放纵就行。
真正报到开学的日子是2012年9月10号,但我们提前2天就出发去上海了。因为从6月9日高考结束到9月8号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儿子在家显然呆得有点厌烦,觉得赶紧要换个环境了。
临出发前的几天,我们与儿子就大学期间的开销问题进行了探讨。按我们曾经的经历,参照如今的物价水平,认为平均每天50元足足有余了。(记得我们八十年代上大学那会一个月只需二三十元)。但儿子从同学们那得到的信息是2500元/月。
听他这样一说,我们吃惊不已,看来如今的大学真是上不起啊。我心中的上限是2000元/月。最后跟他父亲合计下来的想法是:给少了,怕儿子太局促,缩手缩脚,影响他的自尊心;给多了,担心孩子铺张浪费,不务正业。毕竟是去学习,不是去享受。所以最终的意见是2000元/月。儿子也没再坚持,只是推脱同学们如此一说而已,他会尽力节俭的。
整个暑假期间,我们跟儿子也常常交流大学期间如何规划之事。说到底,是希望他好好利用上外这个平台,继续努力,学有所成,实现自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展翅高飞。
报到手续顺利。在宿舍帮儿子整理好相关事宜后,我们去马路东边的教学区转悠了下。
早就听说上外的特色之一,就是教学楼各具风情的建筑样式。瞧,伊斯兰风格的东方语学院,维多利亚风格的英语学院,东瀛风格的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等,更别说欧式的德语、法语以及西语系一栋栋精美别致的小楼了。
徜徉其间,走走停停,不觉眼花缭乱之余,竟然几次迷路,幸有几位学生指点,才寻得出路。
随后,我们回到生活区门口的小饭馆吃了顿便饭,便跟儿子作别,驱车返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