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有正视缺点的勇气
你才会有享受优点的福气
——杰克·坎菲尔(Jack Canfield)
摘自《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煽动伙伴进行这种游戏的小孩直觉地感到,沟通——他人的陪伴——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缺少跟他人的接触对一个人来说是最残酷的惩罚。除了在情绪上感到痛苦外,缺乏与他人的接触和陪伴也绝对足以对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对沟通加以重视。
而且,
沟通的重要性绝不仅止于维持生存而已,它也是使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方法——事实上,是唯一的方法。
我们对自我的认同源自于我们和他人的互动,因此究竟我们是聪明的还是迟钝的,动人的还是丑陋的,精明的还是笨拙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会从镜子中照出来。我们是由他人对我们的回应中建立自我认同的。
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自我认同体系,我们就也迫切需要沟通。
接下来,本书提到了沟通历程的线性观,
交流观
交流模式以“沟通者”取代“传送者”和“接收者”,沟通者这个词汇代表着我们同时传送和接收信息这个事实。我们通常会同时进行编码、传送、接收及解码信息等动作,而不是线性模式认为的单一方向或直线进行的状态。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非语言信息的传递。
我们还需要考虑各人背景的不同,个人经验以及文化脉络的差异。
文中还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
A遵循某种伦理道德,而B却背道而驰。
A家境十分富有,B则家境贫穷。
A可能急得火烧屁股,但B却闲得发慌。
A是个见多识广、经历大风大浪的老江湖,而B只是个初出社会的年轻小伙子。
A可能对某些事物情有独钟,B却对它们无动于衷。
诸如此类。进而得知,不同的沟通者之间一定会有共通的背景,如果这块重叠的背景越来越小,那么沟通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 如果上司无法理解下属的想法,将会是个没有效率的管理者;如果职员无法将升职当作是一种挑战,在工作上可能也比较不愿配合,甚至比较不适合委以重任。
父母成为大人后就会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小孩,在和自己的孩子的相处上比较容易产生亲子冲突。他们可能从未意识到,甚至也不愿去承担教养的责任。
那些从未意识到、体会过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是什么的主流文化成员,可能也无法认同、了解次文化成员的想法。他们主观的思考模式会使他们很难看见主流文化的盲点。”
沟通渠道在交流模式中扮演着和线性模式一样重要的角色,虽然所谓的渠道常被当作是单纯的传递信息的工具,但是如果我们留心就会发现沟通渠道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交流模式也保留了噪音的概念,但是扩大了线性模式的焦点,超越有限的“外在噪音”——例如让你很难专心听对方的话的震耳欲聋的音响和充满烟味的拥挤房间之类。交流模式认为噪音也可能出自于沟通者的内部,包括生理性嗓音,由于生物性因素而干扰信息的接收,比如生病、疲倦、听障等等。沟通者也会触及心理性噪音:正确了解信息的能力所造成的内在干扰力量,例如一个学生可能因为考试考得太差、心理沮丧而无法清楚地理解他是哪里的观念出错。心理的噪音是非常重要的沟通问题,所以本书在第十章花了极大的篇幅去探讨它的形式及防卫功能。
即便模式提供了理解沟通历程的基础,但它仍然无法掌握住某些人际沟通重要特性。模式像是“照片”,沟通可能比较类似“录影”,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很难将沟通中的“动作”从进行中的延续事件里单独分离出来。举例来说,阿信被他妈妈终日唠叨,但换个角度来看,若阿信能够对妈妈的话有所回应,也许她就不会一直没完没了地啰嗦下去了。也就是说,阿信和妈妈的沟通模式,是他们俩共同创造出来的。
文中在亲子沟通上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品质取决于双方共同的行为,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一样大。例如,如果孩子进行社会科学家说的“问题行为”,将会比孩子表现出合作行为引发父母更多的高控制行为。相反的,脾气温和的儿童比具有攻击性的儿童较少引发父母亲的威胁行为。低自尊的父母比较容易传送出降低孩子自尊的信息,这些孩子甚至会做出比父母所说的更糟糕的行为出来。这形成了一个互相增强的循环,父母与子女互相形塑了彼此的情绪与行为。”
由此双方在沟通上互相影响。
而后本文重新定义了沟通:沟通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其参与者处于不同但是有所重叠的背景下,经由交换信息而建立关系,关系品质会受到外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噪音所干扰。这个定义比其他文本更彰显出互动历程的精细观点。
沟通分为有目的和无目的两种,有目的沟通例如,职员为求升职,谨慎组织语言向老板进言。有些人认为沟通不需要明确意图,向同事抱怨的同时透露出的一些讨人厌的行为,同样是沟通的一部分。非语言信息,以及无意图行为同样是沟通的一部分。
为此,我们需要注意:沟通是不可逆转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遣词造句时,仔细斟酌。不是说我们需要像黛玉进入大观园那样,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但是在给人造成伤害之前还是要多多留心自己的语言,肢体语言传达出来的信息。毕竟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