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原静书【9】
【原文】
来书云:“夫子昨以良知为照心,窃谓良知,心之本体也,照心,人所用功,乃戒慎恐惧之心也,犹思也。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何欤?”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译文]
陆原静来信问:
先生昨天说良知就是照心。我认为良知,就是心的本体。照心,是人所用的功夫,是戒慎恐惧之心,好比是心思。然而先生却将戒慎恐惧说成是良知,为什么呢?
王阳明回信说:
能让人戒慎恐惧的那个东西,就是良知。
[解读]
陆原静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纠缠字眼的,他认为“良知” 是名词,而“照知” “戒慎恐惧” 是动词,两者不是一回事,故发出了这个提问。
实际上中国古代哲学往往是“体用一元”的:古人先说一个名词,这个名词具有的功能可以衍化出一个动词,接着,古人给出个结论,说这个动词和名词是同一个东西。
同样在王阳明的概念体系中,良知=照心,照心就是去除私意之后对事理洞彻无碍之心,可以认为是一个名词,而照心所用的功夫就是戒慎恐惧,戒慎恐惧是具有动词性质的,是照心所具有的功能,所以说能让人戒慎恐惧的主体就是照心,但是依据“体用一元”思想,戒慎恐惧可以说成等同于引起这个功能的本体。所以他回答“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就等于解释了为什么说戒慎恐惧就等于良知这个问题。
照心,心如明镜,物来心照。那心擦亮了,能照万事万物,就是照心,擦亮了,没有遮蔽,没有灰尘,就是本体,所以照心就是良知。陆原静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良知当本体,却把照心当功夫。当你擦亮照心,自然物来心照,不用另外再去下一个功夫。
王阳明似乎不想跟他纠缠了。回信只写了一句话:“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戒慎恐惧,就是慎独,《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人所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也警醒谨慎,不可有失德、失礼之处。戒慎恐惧,慎独,人所不知,唯有天知地知,我之良知,所以戒慎恐惧自然就是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