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在宾馆里吃过早饭,我们一行人就从明光出发,直奔目的地琅琊山。车子开出十几分钟后,外面下起了大雨,我不免有些担心起来,雨要是下大了,就上不成山,玩不起来了。
车子没有从高速上走,儿子说:这条路近,比上高速快,上高速反儿绕道。“反正我又不知道,你想从哪开就从哪儿开。”我说道。
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着,一辆又一辆卡车,在本来就不宽阔的公路上,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我虽然系着安全带,但手还是死死的抓着拉手。儿子知道我紧张说:妈,不用怕,这几年我每天都在这条路上开,你放心。车子就要到滁州了,雨也停了。一车人都说运气好。
琅琊山坐落在滁州的西南角,距滁州只有几公里的路程,不一会儿就到了。景区刚开始卖票,儿子在排队,我们几个在景区门口转悠着。票买好了,通过检票我们进入了景区。清晨的琅琊山在轻雾缠绕中,远处的景色都有些朦朦胧胧,山林似乎还在沉睡,只有早起的鸟儿在欢叫着,进入景区四周群山环抱,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一直伸向大山深处。
顺路慢走,前面出现了水潭,潭边林木茂盛,林中树立着一块巨石,“醉翁×”三个字就在眼前,我一阵激动,走近一看,是“醉翁潭”而非“醉翁亭”。在两棵大榆树的后面,一道青砖院墙临溪而建,院门上“醉翁亭”三字映入眼帘,终于到了醉翁亭。“醉翁亭”三个字清秀飘逸。其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间绿树成荫,沿着台阶一步步的走着,欣赏着沿路的风景,一种特别好看的花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从来没见过这种花。一问才知道叫彼岸花,是一种有叶子时没有花,有花的时候没有叶子,是一种花叶两不相见植物。不管它的寓意好不好,因为它开得漂亮,我沿路拍了很多张彼岸花的照片。
路的两旁,山林之下,有一股清流缓缓流下,小溪清澈见底,有些部分青苔映得水也是绿的。天气不算太冷,有几个本地模样的人,赤着脚在满是青苔的石头上仔细的寻找着什么,因为坡陡的原因,我没敢上前询问,我想,大概是找一种能食用的、天然的、而且很有营养价值的植物吧。走累了,我坐在旁边的石凳上休息了一会儿,与美景来了个合影。闻着小溪那清澈的水香闭目养神,此刻,不管是谁一切的喧闹和烦恼到了这里,都随之而散。缓缓地步行在山林之间,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文人墨客在此游玩,并留下了很多诗词大作。因为这里的一步一景,每一处都有让人产生赖着不想走的冲动。
游客越来越多,有成双成对的,有携家带口的,有呼朋唤友的,一群群往山里涌去。从一个半圆门里,我看到了古梅亭,圆中的一棵梅花就是欧阳修当年栽下的。据说代表了欧阳修和宋代大诗人梅荛臣的一段友谊。
在离最高峰还有一段路程的时候,前面几个人兴致勃勃的往上冲,我和另外两位可是跑不动了,我买了3张每张30元的往返的游览车票,坐在那儿等了二十分钟,才等来了上山的车,刚坐上车,儿子打来电话问我们到了哪里?说是他们己经玩过了琅琊寺,现在开始登南天门了。只有他在那里等我们。车子停了下来,当看到进入南天门陡峭的台阶,一眼看不到头地通向山顶时,我胆怯了。我们4个人决定不登南天门,直接上琅琊寺。
一条宽敞的梯道正对着正殿,梯道两旁散落着几株光秃秃的树木,为寺院添了许多庄严。拾阶而上踏入正殿,金色的佛像庄严肃穆,微微颔首,俯瞰众生。我非善男信女,只是个游客,我在功德箱里投了十元钱,双手合十,虔诚地在佛前许下心愿。出了寺门,有一座许愿池。左边是一条鲤鱼,代表运气,右边是一只元宝,代表金钱。看见好多人在投币,我们也参加了他们的行列。据说很少有人能投中,如果能投中的话,则寓意着心想事成。巧得很,他们两个只投了几下,就都投中了,只有我没投中。不服气,一口气又兑换了2块钱硬币,一下、两下、直到投中了我才肯离开。其实投币跟做事是一样的道理,只要你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12点了,他们也陆陆续续地走下山来,个个都觉得两腿酸痛不己。我拿着早己帮他们买好的返程票,调侃地问他们有没有人愿意走下山去的,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能浪费车票。
下了山,就近找了个饭店,同行的张总老弟,把店里的几个特色菜全部点上,该喝酒的喝酒,该喝水的喝水,最后来了份面条,说是常来常往。两辆车同时出发,一辆往南京,一辆回兴化。
就这样离开了琅琊山,因为没有登上南天门,我总感到游意未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琅琊山增添了许多的文气,琅琊山因文而出名,滁州因琅琊山而精致。短短两天的旅程,未能深入到它的生活,但我看到了明光、滁州、安徽的魅力,我期待着再次的安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