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作者丛非从,万卷出版公司2022年2月出版,11.9万字。
丛非从,应用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北京丛非从心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长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开设“萨提亚模式自我成长工作坊”等课程,著有《允许你自己》《自我成长的力量》《原来,懂比爱更重要》等。
全书共分为七章,主题分别是关系、需要和爱、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亲密感、养育你自己。
【撷取摘要】
1.
内心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是烦恼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根本问题。
安全感、自由、价值感、意义、亲密,这五大需要构成了我们所有现实烦恼的核心。
所谓的内心强大,就是能照顾好自己内心的需要,以饱满的姿态应对不停变化的外部世界。这个世界会扔给你各种问题,但只要你内心坚定,就足以生发出很多智慧去解决。然后,这些问题都会成为你的经验,让你更强大。你缺少的从来不是方法,而是底气,而底气来自内心的丰满。
2.
关系是基于需要产生的。矛盾是关系中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生发的不满,处理关系的本质,其实就是处理自己的需要。
需要不是爱,而是爱的反面。需要是你要滋养我,爱是我想滋养你。两者完全出于不同的动力,需要是“你要为我做”;而爱是“我想为你做”。需要是“你必须接受我的好”;爱是“我在为你好”。如果你觉得很爱对方,而对方不领情,那么你就可以去思考一下:你可能并不是爱他,你只是很需要他。
关系的稳定,来自爱与需要的平衡。比如,“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满足你的安全感,你满足我的价值感。长期关系的本质就是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相互满足。
直面关系本质,从需要的层面去解决关系问题。一个人选择了或在犹豫要不要留在一段糟糕的关系中的时候,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他们遭受痛苦的同时,也得到了某方面的满足,并且这个满足在支撑着这段关系,使得它没有真正破碎。在关系里到底要不要离开,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纠结。纠结的意思就是说:伤害与得到的满足是差不多的,就像忽上忽下的跷跷板一样,一会儿这头沉,一会儿那头沉,让人摇摆不定。
3.
判断需要是否被满足的两个标志:在关系里体验到某种负面情绪、有失控行为。
关系中的情绪和失控行为都是在提醒你:你很在乎这段关系,你很需要这段关系。以至于当对方没有按你的需求来表现的时候,你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此刻,你最应该追问的是:我内心真正的需要到底是什么,以至于让我对此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你最需要做的是心疼自己,而非责怪自己。你最需要想的是:我该如何安抚自己,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非执着地去指责谁的错。
4.
在关系中处理需要的方式,按照优先级的排列顺序,可以有三种:一是选择用有效的方式改变对方,让他继续满足你的需要。二是放下对对方的需要,换个有能力且有意愿的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三是自己爱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
提请对方满足你的需要的有效方式有:
1.一致性表达。真诚地告诉对方自己的需要是什么,而不是对方应该做的是什么。比如说,我希望你可以陪我,怎么陪。在一致性表达里,你可能需要保持低姿态,因为表达需求看起来就跟低头求人是一模一样的。
2.交换。如果你愿意满足我哪个需要,为我做什么,那么我愿意为你做的有这些那些。如果你不愿意满足我的哪个需要,那么我想收回来的付出包括哪些。你可以让对方权衡利弊,选择是否要满足你的某个需要。
3.示范。我希望你满足我的需要是哪些,我知道你并不会,因为没有人教过你,不过没有关系,现在我可以教你,你看看我是怎么满足你的,同时我也希望你能为我也这么做。
5.
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安全感:1-害怕的是危险,而非其他。如,怕被抛弃,实际是怕被抛弃衍生出的某种实际的危险(比如没有经济来源、别人给你穿小鞋等)。2-危险是主观体验,并非现实。在现实层面,危险不一定真的会发生,但当一个人内心开始觉得危险,感觉危险或能会发生时,他就已经丧失安全感了。3-危险是不可应对的。如果你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面对危险的,你也就不会害怕了。就是因为自己无力面对危险才会无助,才会害怕。4. 恐惧不一定会被意识到,但会藏在潜意识里。
内心常见的害怕有:怕冲突、指责与否定,怕孤独,怕被抛弃,怕犯错,怕不优秀......
害怕冲突、指责与否定:其实是怕随之而来的处罚。当一个人花费很大的心力,采用讨好、指责、讲道理、逃避等方式来避免被惩罚时,不管他看似强势或卑微,都是缺乏安全感的。
害怕孤独:本质是害怕无助。内心太脆弱,认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无法面对这个困难重重的世界,所以想找到他人或群体做依赖,获取力量上的加持。
害怕被抛弃:当一个人无法从钱、工作、社会关系、权力等外在客体上寻找到力量的时候,就会渴望从一个强大的人身上来获得。当你很害怕被对方抛弃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完成了一个幻想:“对方是很厉害的,而我是很脆弱的。他能给我提供某种生存保障,亦能轻易抛弃我。所以我得找到办法,让他不抛弃我。”
害怕犯错:每个活得焦虑、压抑的人,心中都会有很多恐惧。在一些人的想象里,这个世界是非常苛刻的。犯了小错,即要被惩罚。那么,为了安全地活着,就必须谨慎、小心、努力,不让自己出现任何不完美和错误。他们的逻辑就是:“如果我没把事情做好,我就完蛋了。”
害怕不优秀:一个人的内在不够强大,就会将自己置于一个危险丛生的环境里。这时候,他可能需要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来获得支撑。如果他不相信亲密关系,或者觉得亲密对象不够强大,他就需要让自己变得优秀。他会觉得:我必须坚强,因为没人替我勇敢;我必须优秀,因为没有人给我遮风挡雨。在一些人的想法里,不够优秀=活不下去。他们会用强大的外在来支撑起自己虚弱的内在,以此获得安全感,比如优秀的外在、稳定的工作、金钱、权力、人脉等。
怕黑、怕鬼:黑代表了未知,鬼代表了各种被惩罚和被伤害的可能。治疗一个人怕鬼和怕黑的恐惧,其实就是要他把具体化的恐惧想象描述出来。一个人之所以怕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是因为在现实中真的有人这么对待过他们,让他们形成了这种固有的经验。那种恐惧的感觉被压抑和储存在潜意识里,就会通过某个笼统的形象投射出来。他们的逻辑就是:“如果黑和鬼出现,我就会有被伤害的危险。”
6.
缺乏安全感的内在逻辑:“如果A,我就会有危险。”
即使一个人没有感受到怕,他感觉到的是其他负面情绪,如愤怒、委屈、焦虑、难过等,这些负面情绪背后隐藏的也都是害怕。恐惧就是一个人的最底层情绪,基于恐惧人会发展出来的种种隐藏情绪。
让一个人失去安全感的并不是外在真实地发生了什么,而是他对于这件事的糟糕想象。想象的后果越糟糕、越严重,人的安全感就会越低。这个过程就是自我恐吓。
自我恐吓的想象一般是从这两方面出发的:世界的本质是危险的、我的本质是脆弱的。
人之所以会自我恐吓,是因为他有过很多被恐吓的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学校教育、早年经历、成年重大事件等。如,缺乏安全感的父母会传递对危险的焦虑,有些看起来是讲道理,气势上却是一种恐吓。
7.
获得安全感的途径和方法有:1-调整期待。2-小冒险。带着恐惧去做一点点尝试,然后检验一下有没有危险。没有危险,就再冒一点点险。这类似于游戏中的升级打怪。3-求助。前提是内化出一种对关系的信任来,你要相信这个世界对你是友好的,相信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助你。4-交换。如,用钱去雇保镖护送。5-跟原生家庭及以往经验分离。你要知道,当下的情境激发出来的那些潜意识中的恐惧,已经不一定是真的了。
8.
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在有两个驱动力:感受和理性。它们是两套既独立又相关的动力系统。这两个动力同时作用于人的时候,如果方向是一致的,就叫作身脑一致;如果方向不一致,就是身脑分离。如,拖延就是身脑分离的结果,做事情不在状态也是。
累是因为内耗,而非外在事多。很多人觉得自己明明在休息,但还是感觉休息不过来,其实就是内在充满了焦虑和评判,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些人之所以会累,就是因为他过得拧巴,内在一直在撕扯。他的内心明明不想干,大脑却非要强迫他干。如果一个人的精力都用在了和自己做斗争上,能不觉得累吗?
内在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从来不以外在的身体在哪里作为判断,而是你的内心有没有和你的大脑在一起。如果你的身体在某个地方,你的内心和大脑接纳了这样的自己并且不再抗拒,转而去做你能做的事情,你就还是自由的。
9.
别人的控制、强迫、要求、嫌弃,从来不会让人失去自由。让人失去自由的是我们内在“必须顺从”的逻辑,是“如果别人有要求,我就必须顺从”、“当别人控制我,我不应该去反抗”、“一旦别人嫌弃我,我就必须改正”的懦弱。
除了顺从和改正外,你还可以这样:嫌弃合理,就是不改;讲得正确,就是不改;即使冲突,我也不改;如果你先改,我可以考虑后改。但是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自由的一部分,就是敢于面对冲突的勇气。
10.
对于别人的不开心,你觉得压抑,是因为你丧失了边界感。你无法让他们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你想替他们安抚他们的情绪,可是你的能力和意愿又不够,于是你就开始痛苦了。
此时,你的一些内在逻辑让你失去了自由:“一旦对方对我失望,我就必须照顾他的心情”、“如果对方不开心,我就要对他的不开心负责”、“如果他的不开心是我导致的,我就要负责解决这个问题”。负责是一种选择,从来不是必须。照顾别人的不开心是一种善良,不是义务,即使是你导致的。
11.
在滋养型社交里,人的情绪是被照顾的,因此是被滋养着的。而消耗型社交则是他觉得自己必须照顾好别人的感受,必须迁就别人。在这样的消耗关系中,人就会体验到社交的压力。
在消耗型社交里,人是不自由的。当你跟别人相处感觉有压力的时候,你要问问自己:“我在要求自己必须照顾对方的感受吗?”、“我在要求自己必须听对方的吗?”、“我在要求自己必须为对方的不开心负责吗?”、“我在要求自己必须付出什么吗?”。
逃避是一种虚假的自由。通常,回避社交的人丧失自由的逻辑是:“当别人有不开心的可能,我就必须先去照顾他的感受”、“当别人在我面前时,我就必须表现出好的一面”。在这两个逻辑的加持下,人在社交中就体验到不自由,就会想逃避。
12.
失去自由的逻辑就是:“如果发生了A,我就必须/不能B。”
想找到你内心匮乏自由的逻辑,你需要两个办法:
第一,观察你内心的活动。找到你内心“必须”“应该”“只能”“一定”相关的词语,把它写出来,看看这是否是让你愉悦的,然后改写成“如果A,我就必须B”的逻辑。
第二,当你有任何不愉悦的感受的时候,观察下你的期待。理想状态下,事情怎么发展你会满意呢?你有没有让这件事变得更满意的方法呢?如果你没有让自己走向愉悦,是什么阻碍了你呢?然后找到“如果A,我就必须/不能B”的逻辑。
13.
自我强迫导致了人内心的不自由。自我强迫有两层含义——“我不想做,但是我必须做”和“我想做,但是我不能做”。
如,夫妻双方感到自由匮乏的逻辑往往是:“如果你管我,我就必须听你的,不能去做这些、做那些。”
实现内心自由的方式就是,最大化地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最小化地、理性地去强迫自己。无论你是在要求对方不要管你,还是在要求对方配合你做某事,都是希望对方能成全你追随自己感觉的自由。
14.
敢于发脾气,是一种情绪自由的表现。一个人可以通过愤怒,来维护自己的界限,争取自己的利益,解放自己的双手。发火是一种勇气,相信不会失去或不怕失去的勇气。不要觉得自己失控了很不好,多数失控都可以归结为你不那么想控制。而那正是你对于自由的渴望化作的一道光。
有的人发完火后会自责,觉得不应该这样。此刻他们又不自由了,他们的逻辑就是:“如果我发火,就代表了我脾气不好,我就必须改。”因为发火这件事又一次激发了他们的不安全感,让他们觉得发火会带来这些或那些后果,使用的逻辑就是:“如果我发火,就会……”
15.
一个人被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不得不接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必须遵守的规则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感到自由度过低,就会变得疲惫、压抑、麻木、失去创造力,活在纠结和痛苦中。有的人表现得规则性特别强,实际上是因为小时候被惩罚的经验过多,他早已经习惯按照规则去生活。简而言之,内心自由感太强,会破坏社会规则;内心自由感太弱,则会过得比较累。
一种健康的自由感是,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地做自己,在丧失关系和利益与自己的愉悦享受之间找到一种能接受的平衡。孔子对此的描述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其中重点在“规矩”二字,你需要具备一些现实检验能力,去判断规矩到底在哪里。
16.
拒绝和坚持对有的人来说很困难,如何获取自由?找出你这么做的原因,把自我强迫变成主动选择。
在自我强迫里的逻辑是:“如果发生A,我就必须B。”你可以调整为:“如果发生A,我为了得到C,所以选择了B。”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强迫,只有为了某个更想要的东西而选择了主动妥协。
当你捋顺了这个逻辑,你就是轻松的。当你是自愿、不纠结的,你就不是自我消耗的,就是自由的。
17.
自由是安全感被满足后的结果,而价值感是自由的结果。一个人的价值感越多,他可以尝试的事就越多,人生也就越精彩。反之,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地方越多,他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能,什么都不会去尝试,人生也就越来越暗淡。
价值感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做好,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真正的价值感就是体验到“我的本质是好的”,不以外在拥有、事情怎样、他人的评价为转移。真正的价值感并不是盲目隔离他人的评价,并不是忽视现实给出的反馈,而是能根据外在输入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认识。他会根据外在的结果调整自己,而非盲目认同。
18.
缺乏价值感的人内在完整的逻辑就是:“他说我不好,就是我不好。他说我好,我并不一定好。”
并不是别人的否定让你丧失了价值感,而是内在“他说我不好,就是我不好”的想法让你丧失了价值感。对方是否真的在批评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认为。价值感的丧失其实有两步:第一步,“我认为他这是在说我不好”;第二步,“他能决定我,他说我不好,我就是不好”。此时,你需要核对一下:“你是在说我不好吗?”对方很可能会给你一个回应:“我只是想跟你说这件事,无关你好不好。”
还有些人,内在往往有一个逻辑:“事情没做好,就是我不好。”他会把自己的价值感捆绑在事情上,仿佛只有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对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人。但凡事情没做好,他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
当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你觉得好的自己应该是怎样的?描述得越具体越好。然后,以客观的眼光再去评估一下自己的标准,看看是否过高了,实现起来是不是过于困难了。
健康的价值感不是过高,也不是过低,而是拥有被现实检验的能力,符合现实的就是好的,不过高也不过低地评价自己。
19.
价值感低的核心成因是自我攻击。一旦把价值感与外部事物进行捆绑,体验到价值的条件就会变得非常苛刻。
自我攻击的效果就是不断验证自己不够好。你不敢确信,因为你不敢相信自己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你不敢相信不需要刻意地努力和付出,你自然的行为就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价值。你不敢相信“我的本质是好的”,是不以外在的事物为转移的。你内在有一个“我的本质是不好的”的信念。这时候,你就要通过自我攻击来验证自己的内心事实。
自我攻击不同于自我反省。自我攻击的人会把原因作为不可控的因素,改变起来很难,这样可以让人感觉到绝望。自我反省的人则会把原因作为可控的因素,是可以被改变的,这样会让人感觉到希望。
20.
找到价值感的几种方式:
1-以整体的眼光看待自己。建立价值感的方式不是发现“我很好”,而是发现“我整体上很好”,也就是允许“我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不够好”。
2-小目标。
3-自己定义自己,选择性使用外在定义。定义好坏的标准永远在你自己的手里,永远不要拿一个特别高的标准来对比自己、定义自己。一个好的制度是这样的:“我主导自己,但你可以参与我的主导。你可以提建议,你可以发表意见。我也会合理评估你的看法,根据你的看法来适度修改我对自己的看法,让我更好地适应现实。但无论你怎样提建议,有一点是不能被质疑的:最终决定权在我这里。”
21.
人生的意义,就是活出自我。自我其实就是你的心愿意享受且能够享受的事、物和人的集合。自我就像灵魂一样,当它附着在某件事上时,自我就跟那件事情完成了融合,这件事就是它。人生的意义就是去体验自我,就是去融合,就是去陶醉于人、事、物。这个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人合一”“活在当下”。
忙着满足安全感、自由、价值感的状态叫作生存,追求意义感的状态才叫生活。
一个人之所以无法去享受生活,是因为他前面的基础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的潜意识一直在忙着确认:“我是安全的吗?我是自由的吗?我能做好吗?” 例如,倘若你有一个“如果我有空闲,我就不能浪费时间”的信念,你可能会觉得,看电影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你也就没法儿开心地看电影了,因为你的自由已然失去了。这时候,你就有了爱的能力。只要你还在为未来担忧,为金钱担忧,为安全感担忧,为别人如何看你担忧,你就不可能有精力去发现并重视你喜欢的事。
当你的底层需求被满足了,你就能从生存状态进入生活状态,就可以享受意义,你的眼里就有了别人,关注的就不再全都是自己了。一个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多是在他处于自我饱满状态下。同样,爱是需要能量的,自我饱满的人才有多余的爱给予别人,自我匮乏的人只想从别人身上榨取能量。
22.
所谓孤独,就是跟人、事、物都没有连接,内心的爱无法投注出去,自我无法寄托。自我找不到寄托的客体,就会感知不到自己的存在,这种感觉就是虚无。
孤独的深层原因就是不敢做自己,不敢跟着自己的感觉去生活,只能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委屈自己。
23.
找到意义感的方法:
1-跟你的感觉在一起,跟着你内心的感觉去生活。情感是我们跟这个世界连接的唯一方式,如果你无法专注于你的情感体验,你就会体验到跟这个世界失去了连接。“坦然被爱,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给付出爱的人的一种回馈。你的开心就足以让真正爱你的人感觉到满足”。
2-尽可能地把你的体验放到第一位。是否有满足感,比是否正确更重要。
3-去做更多。意义感来自过程,而非结果。
24.
亲密的需求就是你需要一个人为你做一些事情,表达一种态度,让你感受好一点,包括给你看见、陪伴、理解、回应、关注、重视、尊重、认可、接纳、支持等。
亲密是满足自己匮乏感的途径。亲密只是途径,只是工具,并不是最终的需求。当我们渴望亲密的时候,这只是一个假象。真正的内在逻辑是:我们渴望通过亲密填补其他需求。一个人开始渴望亲密感的时候,他内在有一部分就已经体验到匮乏感了。对亲密的需求感越强,说明那一刻内在体验到的匮乏感越强。因此,通过观察他对亲密的需要,我们就能知道此刻他的感觉并不好,他很脆弱。
在矛盾关系中,当你遭遇了忽视、打击、强迫,你很痛苦,那正是因为你想得到尊重、认可、关注等亲密感而不得。
当另外一个人的强大程度可以承载你的需求的时候,他便可以做出一些亲密的动作,满足你的亲密需求。但是如果他感受到了你的需求超出了他的承受力,他就会感受到被吞噬的压力,想逃跑、反抗。因为他想发出呐喊提醒你: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的有力量的人。
25.
亲密感匮乏的本质逻辑就是“我不值得被爱”。
有些人拒绝爱的逻辑是:只要你没按我期待的样子做,只要你没让事实按我期待的样子发生,这统统都能说明你不爱我,说明你不在乎我、不重视我、不认可我、不喜欢我……在这过程中,他会采取泛化、扭曲、忽略、甚至攻击的方式,即把不爱的时刻,当成不爱我;把多面的行为,只解读为不爱;对爱的时候视而不见;用攻击的方式去表达需求、索取爱。
解决亲密感的需求的方式是独立。假性独立就是他没有依赖别人的能力,他不得不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来让自己好受一点。
健康的爱自己的方式是在自己为自己做和依赖别人满足自己之间找到一个灵活的平衡,两者都要会。而这两者之间也有先后:先尽可能地从他人那里寻找满足,在求而不得的时候再转向自身。
26.
一个人之所以内心有匮乏感,有两个原因:
一是父母当年使用了错误的方式对待我们。比如,对于不懂得享受生活的父母来说,他们不仅自己不享受,还会阻止孩子去享受生活,让孩子觉得享受是可耻的,只有忙着去生存才是安全的,只有压抑自己才是安全的,只有攻击自己才是安全的。内心充盈的父母会从教会孩子如何照顾自己的内心入手,会告诉孩子“别怕,我保护你”,从而让他内化出安全感;会告诉他“你是可以的”,让他内化出自由;会告诉他“你很棒”,让他内化出价值感;会跟他一起玩,让他体验到游戏的意义。
二是我们自己长大后,没有通过学习学会如何养育自己。好的感情的本质就是二次养育的能力。在婚姻中,与伴侣相处时,如果他能做父母不能做的事,如果他能做我们不能为自己做的事,我们就得到了二次养育。遗憾的是,有些人本来想找个人遮风挡雨,却又发现风雨都是那个人带来的。即使如此,你也不必自怨自艾。你依然有机会重新得到成长,你可以自己养育自己,做自己的父母,陪伴自己重新长大。毕竟,寄托希望给别人,终究是不确定的,养育自己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27.
挫折体验=刺激强度-自我强度。人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充满匮乏感的。只有自我强度不足以支撑某些现实刺激的时候,人才会体验到无力;能支撑的时候,人体验到的是满足、有意义。
自我强大的三个表现:1-直面现实。2-寻找意义。当挫折、困难来临的时候,你不仅能够冷静地接受,还不会影响你对自我的判断,依旧能够满足自己的安全感、价值感和自由。3-灵活变通。复原力强的人,无论现状有多无奈,总能找到三条以上目前可以走的路。对他们来说,从来都没有死路。
28.
养育自己分五步:
1-回到内在。给自己的自动反应按一下暂停键,然后将注意力从“谁错了,怎么错的”转移到“我内在发生了什么”上。
2-寻找期待。每个情绪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期待。负面情绪背后都是一些未被满足的期待。为了让期待更具体,你可以同时写下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期待。
3-寻找逻辑,找到匮乏所在。寻找逻辑的方式就是问自己一个“如果”的问题。只要你反复问自己“这个期待没实现,代表了什么”和“这个期待没实现,会怎样”这两个问题,再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你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所使用的逻辑,并提炼出你所匮乏的感受。
4-追问来源。安全感匮乏是因为自我恐吓,自由匮乏是因为自我强迫,价值感匮乏是因为自我否定,亲密感匮乏是因为拒绝爱。
5-修改逻辑,填补匮乏感。修改不合理逻辑的目的就是停止自我伤害。
【写在最后】
连着读了好几位心理咨询师写的书,发现他们的文字更能走进我的内心。或许是因为他们读了太多人的内心,而人心有太多的相通之处,再加上如倾如诉的表达方式,让我时不时被某一句、某一段文字被触动,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放进去,置心其中了。
读了好些书,看了好些理论,也看了好些事例,一次次被触动,但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似乎变化并不大,还是会被那些惯性的思维和情绪模式牵着走。只能说是惯性实在是太强了。但好在,这中间出现摁暂停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长也越来越长。至少有了些许自己可以感受得到的小变化,这也算是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