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养育你内心的小孩》这本书,人生第一次,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关于人际交往,关于情感经营。
前两天,我刚经历完一场内心的风暴,在惶惶不安中,暴风雨暂时过去。但是内心叶不得不重新规整,好似狂风过后,留下一地凌乱落叶的荒地。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的出现适逢其时,好像冥冥之中,有另外一股力量牵引着我找到它,翻开它。
一、认清自己的需要
书中,它整理了人的五种需要:安全感、自由、价值感、意义感、亲密。这是我们的内在需要,当我们将这些需要寄托在外人外物身上,并且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狂躁、不安、失落、挣扎.......
美国心理学家威拉德.哈利提出一个情感账户的概念:在一堆关系中,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彼此之间的关系像是在经营一个银行账户。当你们的感情状态和个人状态相对较好时,就会给予对方更多的爱和滋养,像是给你们的账户里存款,把给对方的安慰、支持、欣赏、肯定、理解等养分存到账户。但你们的感情状态和个人状态相对比较差的时,你就会向对方索取,索取不得则会发生矛盾和争执,这就又像是在你们的账户里取款,通过批判、指责、误解、冷落、争吵等方式把之前存入的养分给消费掉。
“所以说当一个人在纠结的时候,与其去纠结选哪个,不如去思考:这段关系中我有哪些满足感,我还在留恋些什么呢?当你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并且有办法应对自己的需要时,你就可以做一个真正有效的取舍了。”
二、照顾自己的需要
在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过后,我明白了自己的患得患失的根源-----自己的需要无法从他人身上获得满足。
这本书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第一,选择用有效的方式改变他,让他继续满足你的需要。第二,放下对他的需要,换个有能力且有意愿的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第三,自己爱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
三种方法理性且残忍却足够有效。
第一种方法,选择用有效的方式改变他,让他继续满足你的需要。当我认真思考第一种方法时,我问自己是否有更有效的方式去改变对方?而不再一味地使用指责、恼怒、宣泄.......比如书中提到的一致性表达,我的理解就是坦诚地和对方说我需要什么,而不是对方应该怎么做。交换也是一种方法,告诉对方你如果愿意满足我的哪个需要,那么我也愿意为你付出。示范这种方法我觉得可以和一致性表达相结合,告诉对方我的需要是什么的基础上,如果你不会,那么我可以教你,你看看我是怎么满足你的,同时我也希望你能为我这么做。
第二种方法,放下对他的需要,换个有能力且有意愿的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目前我做不到放弃对他的需要,因为目前我觉得他无法被代替,或许还有更深都需要卡在其中,我需要进一步去识别。
第三种方法,自己爱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应该是我目前最赞同且追求的一种解决方式。我开始收回我对于他人的过多关注,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回到自身的成长上来。随时保持他时刻会离开你的清醒认识,筑好自己的内心根基,增强内心的核心力量。这样面对任何一个人的离开,都能保持足够的从容。外界的变化纷扰,也不再轻易地拨乱你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