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这篇文章就聊这个观点。
薛老师说随着富裕程度的增加,孩子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他举例:今天收入你不高,给自己买了一辆自行车。过了五年,收入提高了、储蓄增加了,你不会给自己买十辆自行车,而是会给自己买一辆摩托车;再过五年,你的收入又提高了,你在公司里面的职位也提高了,这时候,你不会给自己再买十辆摩托车,而是会给自己买一辆小汽车。随着质量的提升给你带来的满足感,要远远大于数量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孩子也是一样的,在贫穷的时候,你生了十个小孩,他们小学没读完就开始工作了。等你慢慢有钱以后,你会说:我宁愿只有三个小孩,而他们都能够读完大学。再有钱一点,你可能会说,我更愿意好好培养我唯一的小孩,让他变成出色的钢琴家或者画家,这样给我的满足感更大。既然孩子在质量上面给你的满足感,要比数量上给你的满足感更大,你就得把钢用在刀刃上,你就得集中资源培养数量较少的孩子,而不是分散培养。
现在的国人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花大精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可能是用力过猛了,成畸形了。下面这些话是不是经常能听到: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难道不是为了你吗?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看看别人家孩子… 随着思想的潜移默化,我们经常就会说出这种话:我爸妈说我毕业后…我妈妈说不能谈恋爱…我爸说给我安排好工作单位了… 孩子被驯养成这样,还是满足了大部分家长的心意的。但是,似乎有部分人就是桀骜不驯,家长千叮咛万嘱咐的不听,还是该干嘛的干嘛。无论家长耗费多大的力气也没办法让自己的孩子真正变成另外一个物种一样 。 因为大多数的人需要足够的体验才能支撑自己的理解。其实,后者是对的,有这么一句鸡汤,人生该走的弯路一步都不能少。不要试图化圆取直。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他的大女儿玛莉娅,高中毕业后就被哈佛录取。但她并没有马上入读。而是要花一年的时间,去看看这个世界。她想看什么呢?她要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然后才可以倾心投入。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她的人生,就会过得很拧巴,会对自己的工作、爱情、婚姻都不满意。甚至有可能,会在四、五十岁的某天夜里,突然呐喊一声:我擦,这不是老娘想要的生活,我要找回我自己!而后打起背包,和隔壁老王黉夜私奔!这种智慧中国父母应该学习,孰不知你辛辛苦苦陪孩子熬过了高考,但他却在大学玩了四年游戏,高考前精神紧绷,到了大学,无拘无束又没人管,就像鸟笼里的鸟,突然有一天被放出来了,原来这世界可以这也自由,然后失去了目标,放纵了一把。这里讲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去年陪表哥去商场买衣服,挑来选去一上午,最后他蹦出来一句话,等我妈妈有空再过来买吧!当时我正看完武志红老师的新书《巨婴国》脑子里直接蹦出来一个概念“巨婴”。我该庆幸,从小到大,我都独立自主的活着,虽然曾经很叛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读过书,我走过的路,我爱过的人,见过的风景,构成了全新的我。
我不是批判中国式家庭教育。而是分析利弊。按西方学术界的分析,人来到这世上,就同时获得了两项资本。第一项是经济资本,你家有多少钱,能够让你完成何种教育,是让你吞糠咽菜含泪苦读,还是让你周游世界做个国际公民。每个家庭的经济资源是不均等的,这也是许多人叹息抱怨的。第二项是文化资本。大面来说这是不同家庭文化结构的比较,而更本质的是:这项资本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父母的精神结构与心灵质量。这两项资本,经济资本是硬件,而文化资本是软件。许多硬件是亢余的,有钱人可以买得起世界上最昂贵的电脑,但这东西不过是个摆设,最多是标明自己的身价。真正要让硬件体现出价值来,还要看软件。许多家庭所面临的问题是,硬件亢余而软件太差。这类家庭奋斗精神还是蛮顽强的,唯其是在认知观念上,出现了误差。他们总是意识不到,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持续更新自己已有的错误的观念。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存折上的天文数字,而是自己的行为理念。
这里我们延伸一下,无论是面对父母还是孩子或者是朋友,面对错误的情感绑架,一定要学会化解。这里为什么要把朋友带上,因为我曾经就是喜欢苦口婆心的劝阻别人不要踩我踩过的坑,后来发现没用。面对朋友的选择,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不要试图改变他的选择,因为有些坑不跳,他是不会知道这坑有多险,水有多深。相反,他跳完爬上来后,又多了一个人生体验。说不定还会感激你。
写到这里,脑子里蹦出一句鸡汤:生命的长度不由我们决定,但生命的质量,绝不可以低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