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学(省内一所普通的一本,可在我们那个很少考上大学的村子里看来却不同寻常),仿佛让我一下子从那个偏远的小山村跳了出来。于是我在自己家乡有了一点乡亲们所谓的“名气”,我从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在上高中以前我也没想过自己能有多大出息。只是一件事情改变了我,那是一个决策,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是在教育问题上他们一致认为:“农村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或许每个做父母的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那种不易的生活,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和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砸在分铬(硬币)上拼八瓣的日子。
想起那件事情,是支撑我高中三年的动力。初中时期,由于肤浅的人生观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多么在意。心想自己未来可能考上我们当地一所差一点的高中然后去学一门技术当作吃饭的家伙。最后也无非是娶媳妇生孩子,永远停留在那一方小天地。这个可耻的想法让我没想过去考一个重点高中,应该说是就不敢想。有句话说“得不到是因为没有想要到发疯”,就这样,一个自然而然的结局就是上帝给你的就是你努力的那么多,不多也不少。甚至只会少不会多到哪里去,就像种地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你的不作为就会让野草长满土地,最后并没有你听到的那般简单容易,种什么得什么。努力就是在除去杂草,虽然不一定马上有什么成效,可是你最后收获的产量肯定比你没作为之前要高得多。我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那年我16岁,正值暑假便外出打工。也许是上帝给我的一个试炼,我进了一家小型食品厂,当时我属于童工,从法律上来说是违法的。但这种工厂为了压缩生产成本对童工什么的并不会有什么顾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得到60元钱,让我感受到挣钱的不易。幸运的是我认识了一个高中毕业生,他也是刚高考完出来打暑假工。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他告诉我他的高中生活,三点一线。一群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们,那时他们有梦,关于梦想,关于学习,关于爱情。
我们有了更大的可能脱离家庭原生影响力
我对未来有了憧憬,也正是这个时候我接到家里来的电话,我很顺利的拿到了那个差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可是我的母亲告诉我他们给我花高价报名了我们县的重点高中。那个夏天,家里种的西瓜的收入全部拿到交钱的地方,父亲笑着说一大堆零钱查了好久。我听完后非常非常沉重,他们对我的期望很大,我却没有好好念书去考取那个重点高中。我想起初三化学老师说的话,现在的学习就是挣钱,你多考一分将来就少出几百块钱。
开学报道那天我是拿着交钱的回执单去报的名,父亲送我去的学校。报到完我送他出了校门口,当时已经是中午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在外面吃点饭再坐车回去,我想是没有的。父亲朴实,他也不善于表露感情,而我作为一个男孩子也很少对父母说些什么。但就是2015年高三那个过完年回学校的时段里,我仍记得那天是我的生日,晚上回去,我给父亲母亲还有姐姐一人发了一条短信。不知道为什么那晚我哭得特别厉害,那种无以言表的感情都化作字句传送到远隔千里的家人手机上。我向他们表达了决心一定要考一所好学校(我不敢确信说自己能考上一本,只能说是好学校)。父亲不识字,他说那晚他还在工地上加班呢,回去让一个工友念给他听的…2015年6月8号结束了三年高中生活。“三年高中,两天高考,好像玩笑一般的浓缩”
那晚我很平静,没有什么同学聚会,我躺在床上思考我的未来,回忆我的过去的三年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这一路走来说不上不辛苦,却十分充实,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2015年7月30号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所省内重点高校录取了我,家人亲戚都前来道贺。我知道这是我应得的,这份荣耀我来的心安理得。
大学里我也迷茫,但总要有事做才自以为能心安理得。于是各种社团,各种聚会,去做兼职。忙得莫名其妙,不可开交。到了大二下学期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焦虑,人一旦焦虑就是对自己的过往不能心安。没有成绩,碌碌无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虽然没挂过科,低分飘过了英语四级,却不值得有什么高兴的。现在的大三,我重新规划了这不足二分之一的大学生涯。我决定了要考研,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就去做一件事,做好了就是王道。
我也总在说自己每天都在学习,可是每天看一两页书,背几个单词,到第二天又忘掉。认真想想真的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却每天安慰自己是学习了,最大的痛苦就是:“玩也没玩得痛快,学也没学得认真”。我也想过要做一点什么来改变自己的这种惰性,曾经的高中生涯,现在的大学生。“大学松”(松在我们老家话相当于没用)。如果还不能认清现在的自己,那就真的晚了。
你说你没有目标,现在有了要考研的目标,那就为了这个目标去拼吧!不管结果如何,我还是相信那句话“得不到是因为没有想要到发疯”。
如果你还不能走出这个努力“陷阱”,那就对自己狠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