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网上跟人辩论,李白佚传的作品是不是更精华的话题,现在总结一下。
首先我是反对这种观点的,比如你有十首诗稿,李白的《静夜思》、杜审言的《过湘江》、乾隆的《芦花》、牛皋的《白鳖诗》、刘邦的《大风歌》、薛宝钗的《咏螃蟹》、陆压的定场诗、打油诗、其他不知名作者的不知名的诗等,你只能背诵其中一首,发生意外你只能保护一首,你会选哪个?答案不言自喻,而历代传承优秀文化作品的人,人家有鉴赏能力,也不傻,肯定会优先保存最好的作品。
有人说,李白最出名的两首赋之一散佚了,杜甫四十岁以前的诗几乎散佚,难道杜甫四十岁前没一首好诗吗?这是个好问题,严嵩的青词写得特别好,且因此官封宰相,可现在有谁在意他的清词;司马迁的《史记》问世后,几百年间地位一般,还被人跟其他史书并列,为家传小史,到唐代才备受推崇,为史学之首,直至今日。所以,一般的作品在当世受到追捧(于是更容易流传后世),伟大的作品在出世时不受重视(所以出现失传的风险),这两者都有可能,且后者一定发生过。只是这对在当时已经被肯定其才华的诗人来说,后者的概率是极小极小的,小到坚持它的存在,比因噎废食还荒唐。综合上一段的论述,没有流传后世的东西,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它不值得流传下来,要么不好,要么不够好。同理,也别轻信什么古方、偏方。对了,提到赋我想到“洛阳纸贵”的主角《三都赋》,以及关联的《两都赋》、《二京赋》,我略读过,只能说营销大于内容。
有人说,李白的《静夜思》改得跟原版不一样了(说明精华流失了)。什么,excue me(哎呀,吓得我会说英语了,还把我吓得单词给拼错了),李白的《静夜思》原版是“举头望山月”,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原版是“悠然看南山”,原版更好?还跟我再次坚持,认为“举头望山月”更好。说实在,这种观点挺无聊,但说这种话的人就有意思了。审美有主流,同时也允许小众爱好的存在,尊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呗。那么,话说回来,这种人有意思的点在哪呢?众所周知,品味没有好坏之分,但审美有高低的标准。比如杜审言的《过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跟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者的描写对象、艺术手法、表达的情感相近,而哪个更好,不必多说;接着的“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跟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二者的描写对象、艺术手法、表达的情感也是相当的(除了一个因流水的方向而悲,一个因流水的方向而喜),同样,此二者哪个更好,不必多说。主流的观点是,《春望》、《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更好,证据就是二者编排进教科书(更值得被学习,被传播),而《过湘江》没有。同样,我们现在所学习的、传播的是“举头望明月”,说明审美的主流更认可这个。我懒得再继续分析了,且下个“暴论”:最大范围的群众更喜欢什么,且长时间喜欢的东西,就是更美的,这就是审美高低的标准的体现。
最后,“好东西运去远方”,文化的传承也符合需求第三定律(科斯定律),多学点经济学,你头脑的世界就少很多不合理的可怕的令人懊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