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双减政策带来最大的问题,就课后想学习时却没人辅导了。现在官方传来消息:新政策即将落地,具体实施细节还在征集意见当中。
“中考”和“高考”本质是为了选拔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而并不是仅仅能考高分的学生。分数只是对学习能力量化的形式,补课虽然能提分却也非常容易折损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本身学习意愿不高,补再多的课都于事无补。
大多课外补习机构,靠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并不重视能力的培养,短期内成效显著,关键时刻就可能原形毕露,这样的结果反而会给家庭带来更重的经济压力。双减政策就是从教育政策上,纠正这种不良、不正确的学习风气。
校外补课班取缔后,校内补习制度或将落地
其实不少的数家长对补课效果心知肚明,却不能或不愿意把问题归结在补课这种学习方式上。有些家长觉得很可能是补课老师的水平等其他问题上,一个补课班不行,家长就换另一个更贵的班。即使最后补了个寂寞,家长也无怨无悔,至少曾经努力过,总比放任自流更心安。
还有一种家长是看别人家孩子补课,自己的孩子也要补,生怕学少了落后于人。实际上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兴趣天赋不同,无法同日而语。即使两个学生上同样的补课班,对成绩的提高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
双减之后,校外补课班被大规模取缔,除了有数以万计的教辅人员失去工作以外,家长最大的感触就是补课变难了变贵了。以前各补课班相互竞争,补课费用相对来说还能接受,家长可以任意挑选。
如今学生很难通过自学达到理想的学习目的,家长不会辅导,学生自己学不明白,网课效果不好,家长只能去找一对一家教,或者是三无补课班。反而加重了家长的经济压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令人堪忧。
据悉,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已在规划实行校内补习制度,也就是让学校老师统一给有补课需求的学生进行查缺补漏。如此一来,教学效果和收费标准都比较可控,同时又能起到托管的作用。
中小学家长喜忧参半,问题集中在收费标准和自愿原则
校外补课现象屡禁不止,除了与家长的焦虑心态有关,还与个别老师不满足于收入水平有关系。尤其是在编的男教师,收入水平不足以养家糊口,导致大量人才流失,只能冒险参与课外补习。与其让教师课后送外卖创收,不如好钢用在刀刃上。
目前预计将要实行校内补习政策的收费标准为,小学每节课16元,中学每节课18元。从单价上看,要比校外补习便宜很多,而且校内老师辅导,师资力量和学习环境,家长都无须担心。
家里孩子有补课需求的家长,对此必然会举双手赞成,这是以前求都求不来的福分。可也有家长不赞成,觉得收费标准看起来不贵,随着课时量的增加,40分钟一堂课,周末一天按8小时算,每周也要近300块钱,一个月也要1000多块钱。
不过家长也有另外的担心,届时会不会像课后延时服务一样,变成强制性参加?老师把补习当成正课上,正课时不再重复讲解。即使不想参加补习的学生,也不得不参加。还有那些不想创收的老师,会不会也要被迫加入其中?
对于家长来说,只要能对学生的成绩有帮助,别说是每个月1000,就是每堂课1000也要砸锅卖铁的学。只不过对于一部分没有必要补课的学生,和一些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学生而言,这完全的没必要的负担。
万一学校为了统一管理,让学生周六周日也去学校上课,学生就更无休息可言了,必然会违背双减政策。校内补习比校外补课还要累,而且全年无休地在学校里上课,也会助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不利影响。
校内补课的初衷是良好的,不过家长不愿意让它成为第二个“课后延时服务”。教育政策看起来很美好,落地后就变味了,反而成为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