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时候,就在看一本书《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作者是马丁·塞利格曼。
马丁·塞利格曼,当代美国心理大师,1998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是积极心理学之父,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结构体系。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
这本书讲了什么呢?
颠覆你以往自以为是的观点。
有些,是我知道的,有些,是我不知道的,比如,节食从长期来看,是无法做到减肥的,还有,戒烟戒酒能不能成功,这本书列出证据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作者对待事物的观点十分认同,比如,根据新的证据不断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为什么?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据。
关于自我提升的谎言,那些部分,可以改变,那些部分不可改变,必须接受。
作者思考的角度是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的局限性出发,让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能够改变的特性上,有效的完成自我提升。
当然,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这个不用赘述了。大家都基本知道。
这本书里面,他描述,有两种思想,一种认为让自己成长进步的是自己,另外一种认为让人自我提升的是环境,他称为行为主义者,比如华生说:通过改变环境让新习惯建立起来,环境改变越彻底,人格改变越多,很少有人能够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改变。
究竟改变的原动力是自己,还是他人的帮助(心理治疗师OR教练,社会改革机构和对环境的有利操控)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自助者倾向(马斯洛为代表,五大需求理论——自我实现),美国匿名戒酒会的会员也是自助者——但不是单纯自助者,包括了个人的决心和意志力,信念还有团体的支持。
生物神经医学的三个反直觉原则:
1,心理疾病其实是生理疾病
2,情绪和心情是由大脑的化学物质控制
3,人格是有基因决定
那么延伸出来的解决方法是:
1,治愈内在的生理病因就等于治愈了外在的心理疾病
2,药物可以治疗消极情绪和心情
3,我们的人格是固定不变的。
作者的立场是中间立场,上述观点是极端立场,大部分生物医学的专家秉持上述的观点。
情绪不好,就吃药,因为情绪和心情由大脑的化学物质所控制。
有个新奇一点的说法:作者说,药物是外来入侵者,吃药之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抵抗药物,行动的副作用正好把疾病消除了,所以他的观点是,药物真正的作用是制造另一个比较轻微的疾病,所以大家把真正的作用当作了副作用。
这就是是药三分毒的另外一个解释。
有个案例:1927年的诺贝尔医学界得主是尧雷格Julius Wagner von Jauregg,他故意让麻痹性痴呆病患者得疟疾,推测疟疾引发的高烧也许会扼制麻痹症,结果就是如此,所以这个策略并不稀奇,引发一个轻微的疾病来资料较重的疾病。
既然药物对情绪如此有用,为什么没成为主流应用?
药停意味着复发,如果焦虑源自一个实际的问题,你服药之后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焦虑是提醒的信号,让你对现在的生活做出有效调整,而抗焦虑的药阻碍了你的行动,好比毒品,最初就是一种止痛药,滥用导致成瘾。抗焦虑药长期服用的结果主要是两点,效用降低,导致成瘾。
大部分人格特质具备高度的遗传性,证据来源于双胞胎和领养的孩子。
但这些理论也都有适用性。
比如:心理疾病就是生理疾病的证据仅仅在麻痹性痴呆患者的研究上得到验证,其他的比如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和躁狂症患者上没有找到生化方面的原因, 抑郁症、焦虑症、性障碍、肥胖和创伤后压力失调症都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第二条,药物并不是百分百有效,情绪只是大脑的化学物质作祟站不住脚,所有的药都是治标,而且存在伤害,甚至是致命的副作用。
第三条,人格会遗传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人格并不是遗传所有的人格特质,大约只有0.5左右,除了智商,智商遗传是0.75,也就是说,至少一半的人格不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