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的认知发展包括三个种。
1驯兽主张
把人的教育类似于巴甫洛夫的狗一样,通过不断的刺激,让受教者产生相应的行为,并以强化。这里的教育就是刺激~反应。例如在驾校的学习,很多老师就是使劲骂犯错误的学院,让其受刺激做出正确的反应,对于动作性的习得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2砌墙主张
比驯兽主张更进一步,这种是根据大脑对信息的接收、理解、存储、提取的规律,对能力进行分类培训,不同能力在大脑中的加工方式不同,教学的方法也有区别。例如我们为了获得软件编程的能力,把它分成二十本书籍,每本书籍是一块砖,一块一块砌成一面墙。这种主张存在的问题是忽略了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
3浇花主张
浇花主张是在砌墙主张的基础上,为了弥补其能动性的不足而延伸出的主张,也即是作者所强调的建构主义,好比浇花,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无法决定其最终的样子,只能控制其土壤,空气,养料等。因此老师只能给予信息,创造场景,学生基于已有的信息和知识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构建,进而形成新的认知。
我们经常说要保持空杯心态,实际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过去的认知影响我们当前的情况,这种空杯心态不如说是为了获得一种好感,自降身份的说辞而已。如果一个人真是空杯心态,反而无法进行建构,建构必须基于对事情的基本认知。
在后面,作者对这三种主张进行了心理学上的阐述,引申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强调认知是人们基于大脑中早已存在的各种痕迹,加上主观意识对这些痕迹的再加工,形成认知构图。例如给你一张手的图片,大脑会自动判定是人)。
因此我们学习的过程,是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的过程,是基于经验探寻意义的过程。
二
对于什么是建构主义,作者并未给出是什么,
建构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
1世界是感知的世界。个体的知识是由学习者建构的,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还取决于自身的信念和经验。
2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完成的过程。学习者将知识感知,整理,联系最后内化成自身的新认知即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学习的来源并不仅仅限于老师的知识,还来自于同学间的交流,资源互换。最后,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建构主义的学习更多强调于情景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3建构式教学方式多样,评价能够获得即时反馈。例如某学员的工作汇报,小组讨论某一课题,由老师进行引导。
三建构主义该如何去用
1用情景去引导学员建构。
2建构主义引导课程开发。
(这里没有给出了具体的实际操作方法,而是通过作者在讲课中的三个案例来说明,不过透过后面讲到关于建构主义的核心优势可以侧面理解建构主义的应用:就是通过建构把知识的所有权无形中转移给学员,让学员感觉结论是他们研讨发现的,而不是老师给的。)
四如何成为建构主义讲师
作者提出三个方法:
1抽身——老师要忘掉自己的身份
在这里,老师不必比学生水平高,老师只要是个教学专家就行,更像是个主持人,主持学员的建构过程。
2情境——只给情境,无需答案
例如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销售技能,结合销售中的案例,直观的展示销售情景,让销售人员自己根据这种情景寻找答案。
3提问——帮助学员思考
老师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员进行思考。
最后,学习的过程往往是要制造认知不和谐,然后提出质疑,引发学员反思,从而找到合理的解释,重新找到新的和谐,完成一次新知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