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够讽刺的,当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人还没到30岁就有了初老症状。也难怪联合国定义15-24岁为青年,即便是放在国内,网上也是热炒92年以前所生被定义为中年人。最让我不堪的是,金正男事件中,出现了一个“28岁中年妇女”的词汇格外刺耳。
这些也都不重要,只是初老现象的确在90后中蔓延开来。年纪轻轻的面庞,匹配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焦虑。诗呐?远方呐?好像太远,太模糊!
有人说,毕业之后,就仿佛进入了中年,我不完全认同,却也拿不出什么充足的证据去反驳。我能说服我自己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都会变好的,相信努力的重要性。可我说服不了其它任何人。
出了象牙塔,信心满满的少年们,两年不到,就被社会啪啪啪打脸!理想呐?未来呐?远方和诗呐?
从最初的期待向往,一步步变成了焦虑不安!
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满脸的朝气早已被灰头土脸所掩盖,杂乱的头发泛着枯黄,失了水分的面容如同黄土高原的焦土。眼神里的无助、无望与茫然,这是很多人年轻人的生命状态。也曾经是我的。
前几年有一个3d动画短片叫《今年我们二十七八岁》,当时看的时候也就二十二三,其中很多画面都不能理解,毕竟当时满怀对未来美好期待。慢慢的,慢慢的也就明白了。
----------------------------
刨去那些二代,普遍奋斗中的90后都在与焦虑对抗?这种焦虑来自于哪?结合身边实例,以及所见所闻分析了以下几个原因:
落差感,在学校里享受着天子之骄的待遇,有社会、老师、家长的庇护,享受着相对无忧的生活。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不否认,但也不全是,相对于社会,一些你看不惯的黑幕,那简直就是小巫。
步入社会,这一切庇护瞬间就被抽离了,才没有人把你当孩子,迁就你,包容你。这种巨大的落差感,会生成和加剧焦虑感。
工作,毕业自然就要面临工作,毕竟要生存嘛,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的人,要生存,更要生活。学生时代,对于工作有着千万种的想象与期许,然后结果却大相径庭,能有满意工作的人,少之又少,能把兴趣与工作结合的人那就是万里也未必有一的事。多数毕业生,都做了委曲求全的工作,内心自然也就很难获得成就感,充实感。干一行爱一行没有错,操作起来就是内心拧巴。
很多毕业生都保持着学习力,有着丰富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八小时之外都想做点什么,很多时候因为工作时长,加班、应酬之类的,搁浅了。心里的纠结拧巴不适,感觉没有学习成长的一天充满了负罪感,内心对工作的前景的不乐观和难以成长的现状充满焦虑。
爱情,能把爱情从校园一直带到殿堂的是幸福的,也是很多人的奢望。爱情开始就真的只是爱情,毕业后可能便不是了。两个原生家庭的结合,附带上金钱的等量交换。
肮脏吗?一点都不肮脏!过了靠耳朵听爱情的年龄,就要谈谈现实啊,美好的爱情靠听好话?填饱肚子吗!我一点不讨厌和有点物质需求的女生谈爱情。
所以会焦虑,害怕不能给所爱之人以最简单的物质需求,惶恐不安,害怕在一无所有的年纪里遇见最想保护的人。遇见爱情,迟疑,畏缩不前,早已失了年少之时,冲着马路大声呼喊你名字的勇气了。
单身的面对着催婚,崔相亲,不想将就又无可奈何,谁在夜深人静之时孤独的心灵都想得到慰藉。所以焦虑,想去遇见,又不知道如何遇见,遇见又不知道是否有所归属。
理想,理想你今年几岁?我以前不爱听民谣,故事多了也就慢慢喜欢上了民谣,听着赵雷的《理想》,我思绪纷飞,感慨良多,因为有理想,而无法企及,那种痛苦与挣扎促生了焦虑。借用一句话,你所有的焦虑源于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
对啊,理想很崇高,可是能力还差的远,焦虑也就是自然的事,有了丰富的认知匹配不上相以比拟的能力。
父辈之时,早早的就毕业了,年少者十六七,年大着十八九就踏入社会,没有如今宽广的认知,能谈理想的都是官宦之子,普通人电灯电话赚钱娶媳妇就是人生目的了。哪有那个心思想天想地。
环境,以前贫富差距、社会发展状况,远没有如今这般大。举个例子你有三件瓦房,你邻居也是,你们相安无事很和睦,过得都挺幸福。但是有一天,你发现他盖了三层小洋楼,买了小汽车,孩子又考上了大学,你还能坐得住吗?你还能坦然如往常一般幸福吗,幸福是个比较级。
于是打破了你原有的生活体系,你也开始拼命赚钱,生活变得忙碌,但是无论你怎么努力,你还是没法超越你的邻居,尽管你翻新了房子,买了车,但是你邻居换了豪车盖了更大的房子。你依然不快乐,焦虑进一步加剧。
回看当下的社会环境,不就是如此吗,以大城市为例,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马太效应尽显,富者愈富贫者欲贫。身边同事都在讨论着房价,物价处处让人神经紧绷。
----------------------------
除此之外,我发现在90后人群中,主要焦虑的是一群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人。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主要来自于农村或者小城市,带着梦想或者是大学时就在这所城市。他们留在大城市的原因:大城市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公平,机会多,享受着最前沿的知识技术,有着更多相似想法的群体,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资源丰富。有的人也想过回家,可是却发现,自己生活在农村,中学也就在县城,即便是回到家乡对于所在城市也是一片陌生,没有人脉,没有关系,没有基础。还不如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这里多多少少,还熟悉一些,有些熟络的朋友,有着四年的积淀。
有的人离开家乡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再也回不去了。
可是这个城市始终找不到归属感,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看着高昂的房价一辈子都买不起,物价高的离谱,房租每个季度都要上涨。工资只够生存,谈什么理想,说什么诗和远方,焦虑感急速上升。
焦虑是这个时代的通病,也是社会发展中的阵痛,我们赶上了,大环境我们不能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减缓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精进自我,时间或许会过于漫长,坚持才会有结果,我是努力变好的yz杨,你们也是努力变好的自己。
如果还在焦虑,不妨看看我的文章《焦躁不安,我何尝不是,我用这3个方法化解》尝试变得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