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不算文字数量上的巨著,但却是思想上的巨著,全书注释颇多,表达通俗易懂,文风简单,对于刚刚踏进学术大门的人来说非常友好。我主要阅读了全书的导言和第一章节的部分。
当谈论到传播思想史的时候,作品虽然不少,但像刘海龙教授一样采用反讽叙事的并不多见。传播学术史的叙事结构有编年式结构,里程碑演进式结构,大师主导式结构,学派冲突式结构,观念统领式结构,都偏重于素材的排列方式。我们都预设了一种辉格式的史观——将当下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一种进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术变迁,其结果则是沾沾自喜,肯定了现状的合理性。而刘海龙却注意到了被忽视的地方,他将其称为“灰色地带”。
“灰色地带”不是“陌生地带”。它不是新近才被发现的(尽管它并不排除新证据),而是我们熟视无睹、被主流话语收编的那些部分。所以解放灰色地带的方法,并不是像罗杰斯在《传播学史》里所做的那样,将传播学的边界向外无限扩张,发掘那些过去不属于传播研究的人或事件(在某些时候这种做法也是必要的),而是回到我们熟悉的区域,向内审视传统宏大叙事中被忽略的断裂之处。
作者从新的语境出发,重新诠释传播学的经典文本,重新书写了传播学术思想史,推翻了以前书写在教材中的定论,但这并不是盲目的推翻。推翻的根据正是“重访灰色地带”,找到在宏大叙事中被忽略的部分,展现灰色地带的生命力。
导言部分——解放灰色地带:对传播思想史叙事的反思对传播学在被正式引入中国后中国学者如何对其进行系统了解进行了梳理。分为三个阶段:把传播理论作为科学的客观式解读、把传播理论作为西学子系统的系统式解读、把传播研究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社会学解读。西方传播理论在中国进行解读,中国从被动接受西方传播理论,进入到了自觉的传播思想史的研究领域。传播思想研究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传播思想研究是传播学术史,主要关注传播研究和传播学科发展中的观念、概念、命题、理论及学说的演变过程,同时兼及持有这些思想的个人或群体(如学术派别),广义的传播思想研究是传播思想史,不仅关注学术思想,还关注一般传播观念的起源、传播、接受及其影响,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传播观念的历史。
由于传播学术史的叙事结构主要有五种,但偏重于素材的排列方式,这些叙事方式的主流是维护现有学术体制的合理性,强化经验效果研究与管理研究的主导地位。传统主流叙事的一大特征是追求宏大叙事,以一个维度或主题统摄传播学术史的整个过程,所有学术研究都在朝向一个方向进步,其结果就是证明当下的或作者心目中的某个理念的正当性。但事实确是如此吗?
作者第一章讲述的拉斯维尔就是例子。拉斯维尔被施拉姆封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中国出版的传播学教科书不但重点介绍传播的5W理论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甚至大部分教材的框架也以“传者——媒介——内容——受众——效果”这五个部分为结构,但是对拉斯维尔传播观念的深入研究却很难见到。把“拉斯维尔模式”等同于拉斯维尔的传播观念对5W模式进行了批判。但通过作者对“灰色地带”的重访,却发现,除了其传者中心论的指控成立外,其他的指控都是曲解了拉斯维尔本意的结果。拉斯维尔的传播观念要比标签化的“拉斯维尔模式”或图像化的“5W模式”丰富得多,宏大叙事的弊端就此显现。作者的观点不是推翻,而是一种补充,“灰色地带”,并不是日常语言所说的“是”与“非”之间的模糊地带,它只是一种中立的描述,并不带价值褒贬。它是相对于之前学术史叙事中所呈现的秩序感而言的。
作者对传播思想史的反思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是我们应该再思考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