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邯郸三少年杀人事件闹得轰轰烈烈,很多人都在讨论,如何防范校园欺凌又变成了热议的话题。我是一位班主任,也是一位二孩妈妈,班主任工作中我工作做实做细,尽最大努力避免,班里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偶有接触一些同学说起他初中曾被欺凌过,他们也会和我说一些细节。加上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在防范校园欺凌这个问题上,想彻底解决问题从被欺凌者入手,或许更有效。被欺凌者的家庭支撑非常重要,尤其是母亲。
被欺凌的孩子往往有以下几个特征:
1.父母离异,家庭关怀比较少,尤其没有妈妈的陪伴。
邯郸事件中的被害者也是父母离异,多数时间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多篇报道提到他是“性格温顺的老实孩子”,我的理解是更多时候这个孩子没有给大人“添麻烦”而已,也就是很少和大人说自己的事。妈妈离婚后不再和孩子生活一起,应该是没有太多机会关心孩子的生活和情绪变化。我们自己小时候也都经历过,班上的同学特别喜欢打听谁的妈妈爸爸离婚了,有些离异家庭的孩子会特别没有自信,也常因为心情不好不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就容易被孤立起来。若是在农村,离异家庭往往还伴随着贫困,对孩子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2.性格缺陷,人际交往能力弱。
性格缺陷是指一个人性格中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或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影响到其与他人的交往、情绪和生活方式。常见的就有孤僻、冷漠、自私等。原因可能包括基因、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父母的性格、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等。
3.成绩不理想,对学习没兴趣。
我们不难发现被欺凌的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居多。首先,成绩好的孩子注意力往往在学习上,学习能力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会比较强,加上一般和班主任走的比较近,会有班主任“撑腰”。其次,望子成龙,人之常情,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亲子矛盾也会频发,亲子关系就会受到影响,孩子会疏离父母。最后,对学习没兴趣总要打发时光,就容易和不学习的孩子混在一起,或者欺凌或者被欺凌。
几个特征梳理下来能够比较彻底解决问题的还是从被欺凌者的家庭入手比较有效。
作为家长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孩子“撑腰”。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必然会求助于大人,这时大人的态度非常重要。小学的时候,我和妹妹都长得又瘦又小,但是从来不会被欺负,我们的底气来自大人的态度。我和妹妹同班。有一天,妹妹和他的男同桌有了矛盾,妹妹觉得男孩有点欺负人就去告诉在学校旁边开小卖部的家长,结果那个男孩的妈妈说,“春雨比你小,你让着他一点儿。”我们回家吃晚饭的时候就和爸爸讲起这件事,结果爸爸非常生气,“凭什么让着他,他们家的孩子是孩子,别人家的就是狗崽子吗?以后他再敢撩闲你,你就直接挠他。大不了要给他治!”至今我都记得爸爸的表情。爸爸对人都是笑呵呵的,我和妹妹都感觉很意外,也感受到了爸爸对我们的支持与爱护,觉得特别有底气,虽然爸爸并没有去找那位家长理论。
相反,小学低段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妈妈“跑了”(离婚了),奶奶年纪又比较大,她经常脏兮兮的,年幼无知的我们真的会嫌弃她。我很快就因病休学了,不再和她同班。几年前回老家听说她自杀了,我很难过。人世间最可怜的事情莫过于没有妈妈的疼爱。为人父母,一定要负责,感情稳定再生孩子,生了孩子就一定要用心养育。
2.严控零花钱。
案件中出现了一个细节,孩子先被图财,再被害命。我女儿的班主任从一年级开始就严控学生上学带钱,我非常认同。欺凌现象中往往包含勒索钱财,也就是说当孩子身上有钱的时候也容易成为被欺凌的目标。上小学的女儿为了保住压岁钱连《民法典》都翻了。现在我只能每周和她一起数一次作为监管方式,但我觉得很必要。
3.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
很多家长过度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情感和人际交往。当孩子说起学校的人和事都觉得那些不重要,孩子应该把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事实是,孩子需要伙伴关系,尤其是和父母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的时候。鱼找鱼虾找虾,不爱学习的孩子也需要伙伴,所以就可能出现明明被欺负还是愿意和那些“小坏蛋”一起玩的现象。
这周一,是儿子班上组织升旗仪式,这时候会邀请家长们观看,我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有去过,但是这周一我赶过去了。儿子看到我非常欣喜,然后的表情似乎在告诉所有人:我妈妈来了。在孩子眼里,爸爸妈妈是最强大的,有了他们的支持孩子才会有底气有力量去面对困难。
防范校园欺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严阵以待。但是,家长的监护责任更是不可推卸。孩子受到欺凌却毫无察觉就是失职,防范校园欺凌父母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