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一直在低年级任教。下面,我主要从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两方面来谈谈作为低年级班主任,我的一些做法。
一、班级管理
• 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
让学生清楚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例如,除了学校的要求外,我们班值日生要7;40到校,7:50没到的,组长要记名字,和不认真打扫卫生的值日生要下午放学再打扫教室,制定值日表并张贴在班级醒目位置,具体到谁打扫那一排,分工明确,8:00之前要打扫完毕,打扫卫生及时高效;学生到校后,第一件事是上厕所,进班后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出去;学校集合站队,升旗或做操等,做到快静齐……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就是班级管理的“法律”,学生有“法”可依,才能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 采用奖励机制,奖罚分明。
有“法”可依,就要奖罚分明。班级的所有奖罚量化统一,奖励单位为“星星”,早上中午纪律评星,作业评星,上课表现评星,课下表现评星……10个星一面上墙红旗,最后体现在大家的“星星争辉”榜上的“红旗”数量上。
惩罚措施和孩子们犯的错要匹配,如:读书不张嘴的同学,下课需要重新读书;乱扔垃圾的同学,需要打扫卫生;路队走不好的同学,需要重走路队……哪方面做得不好就罚哪方面。不能“罚”“错”乱组合,如:读书不张嘴的同学,罚打扫卫生,这样,或许有的孩子会乐在其中,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
• 建立得力班干部团队
一支得力的班干部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很多班主任老师都深有体会。设立班级岗位,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找出得力的领读班长、路队班长、值日班长、图书管理员等,谁开灯,谁最后离开教室,检查教室,做善后工作;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后值日生维持卫生,这些都安排到人,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中,老师就能省心省力。不过,有时,我们往往注重接班之初对班干部的培养,但随着时间渐长,我们往往按部就班,不注重对班干部的深度引导、长远发展和储备干部的发掘,以致班级发展缺乏后劲,缺少活力。领读班长每天要读什么,怎么领读?路队班长领读的内容怎么安排……这些,都要我们时常细化。班干部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不断纠正。所以,我们有时欠缺的不是“班干部培养”意识,而是后期的长远规划。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一二年级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习惯要注重细节,从日常小事抓起。如教导学生正确的坐姿、站姿,学会整理书包、书桌、读书姿势等。写字时,书本怎么摆放?水杯怎么摆放……这些都要要求到位,并且需时时提醒。
• 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一个班级的建设应该是由一个又一个活动组成,孩子们的兴趣在活动中激发,能力在活动中培养,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提升。所以说,活动是学生成长的载体。活动可大可小,可以有定期大型的,比如,我们班现在就有一月一次的“阅读之星”评比活动;可以是日常小型的,如中午练字展示活动。有的班主任会觉得活动浪费时间又耗精力,其实不然,有精力就搞多动,精力小,小活动就可以搞起来。班级不应该是十年如一日的死气沉沉,应该让活动为其注入活力。
• 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
我们有时习惯站在教师“教”的层面上让学生学习,而忽视了站在生活的角度上和学生唠唠家常。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是多面的。我们和学生之间除了学习还可以有很多话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跳出“教学”层面,走近学生,发现孩子们的不同方面,和孩子勤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多鼓励,勤表扬,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
二、与家长沟通
• “王婆卖瓜”宣传正能量
以前,受咱们国人谦虚的特性影响,我很不习惯在家长面前宣传自己,总觉得有“王婆卖瓜”之嫌。随着听校领导的经验分享,加上自己也成为了学生家长,我越来越意识到,身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去宣传自己,宣传班级正能量。班级孩子积极打扫卫生,日常做了什么工作,怎么辅导学生,班级得了流动红旗,班级在活动中获奖,班级得热心家长……这些都可以在班级群里分享,让家长知道老师的付出,让家长知道班级荣誉,让家长向优秀家长看齐……这都可以促进家校关系,助力班级管理。
• 树立服务意识
新时代的家校关系中,老师要树立服务意识。我们不能有以高位者自居的心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可能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家校冲突。
• 适度距离。
我认为良好的家校关系丽,老师和家长要有适度的距离,不能太远,更不能太近。太远了不利于沟通,太近了也不利于沟通。“有礼,有理,有节”是相对恰当的家校相处行为方式。
“勤、严、细、实”永远是成功班主任的不二法宝。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良好的家校关系,我想,这些都是我们每个班主任的必修课,并且还要常修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