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我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家教之殇:弑母女孩》。内容就是讲一个孩子如何在控制狂母亲的步步紧逼之下,由内在对我攻击最终演化成攻击母亲,最终导致发生弑母的人伦惨剧。这虽是小说,却有现实基础,我确实见过这样的个案,因为母亲无孔不入的干涉,最终演化成强迫症,那就拔睫毛,拔到鲜血淋漓也停不下来。
这种事情看似荒谬,却有其合理心里机制。因为人是有自主意志的,并且渴望表达这种意志。小说的主人公因为母亲全方位的控制,唯有在拔睫毛时才能找到自主感。所以,这个仪式性的动作是又象征意义的,象征的是对自由选择的渴望。
故事的结局确实很极端,女孩最终向母亲挥下屠刀。然而,现实中,这样的惨剧确实很多。只是,人们往往停留在道德审判,呼吁孝道回归之上,很少深入地去了解孩子犯案的背后动因。我这样说,不是肯定孩子杀父弑母的行为,而是,我们需要一点反思,为什么孩子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孩子天然爱父母,到底是什么原因,可以让他们硬起心肠痛下杀手?从天使到魔鬼,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我会写出这样一篇小说,并非源自天马行空。而是,我确确实实接触过,那些因父母的压制、干涉、无法自主选择的孩子的痛苦。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喜欢做的事,但从来没有机会表达。因为,父母的控制有件温情的外衣“我都是为你好”。他们的力量弱小,很难表达自己的意志,而且,他们也无法得到帮助。因为几乎身边所有的大人都会跟他说,父母的控制都是为你好。那么,演化到最后,他们只能自我攻击,要么崩溃,要么堕落。或者,攻击父母,反叛不羁。
有读者这样评价:写得蛮好,残酷又真实,生活中这种父母其实蛮多的,以爱的名义伤害家人。
我以为,小说已经够残酷,然而,现实往往比小说更血腥。就在昨天,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掉入弑母深渊的少女》,作者倪伟,看得我脊背发凉。整件事,跟我的小说有相似之处,只是细节更多,更撞击人心。毕竟,这是真实事件,而小说却源于想象。
我仔细看完这篇报道,心中感慨万千。通过事主陈欣然发给朋友的语音及其父陈刚的陈述,基本可以还原事情的真相。
陈欣然原本也是个乖巧的孩子,父亲陈刚说:“但她一直是听话的。让她坐在书桌前,她哪怕学不进去,也会坐着,是乖的。”而记者也曾在她家找到一本她9岁时写的日记:
“妈妈,您天天早去晚归赚的钱还是很少,但我不是对您有异议……您是个勤劳的人,天天下班不管多累都要为我们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妈妈。我爱您……”
“爸爸,您应该到家多帮我妈做点家务……您说这懒惰是多么不好啊。”
在这里,我们只看到一个贴心可爱,聪明懂事的小姑娘,然而,就是这个小姑娘,在控制母亲多天,并实施虐待,最终因为不能如愿拿到钱,又发现母亲私下与父亲联系,怒火攻心之下,不给母亲提供食物,致使其活活饿死。这中间,确实发生大大小小很多事。而我认为,孩子本性扭曲,则是源于父母丧心病狂般的控制。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
可以这么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是不曾活过。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尤其是父母。当父母一再强迫孩子屈从自己的意志时,孩子就没有机会成为自己。摧毁一个孩子最彻底的做法,就是摧毁他们的意志,使他们无法活出自己。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会焦虑不安,自我实现的需要一再被剥夺,同样也会让人崩溃。人是有自主意志的,没有人甘心一直做一个扯线木偶。而陈刚与李梅,显然没有将陈欣然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看待,而只将她作为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当然,对这一点,他们自己是没有觉察的,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爱孩子,是为孩子好。哪怕到惨剧酿成后,他依然没有醒悟。
陈刚只能整理好了情绪,几乎是哽咽地说,“孩子,其实你妈曾说过,只要你能转过这个弯,其实,你就能。”他的话还没说完,陈欣然的声音突然加大了一个量级,问,“你到底想让我转变什么想法?你说,说啊?”
两个人都十分痛苦无奈,但他们无法彼此了解,因为不在一个频道上。陈刚,对自己的做法缺乏反省,对女儿的心情缺乏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