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觉得阅读有时就是寻找一种共鸣。
阅读周国平对我来说就是如此。
知道周国平的名字是在一本杂志上,介绍他当时的新作《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他的女儿妞妞只有一岁半就不幸患上了绝症,在这短暂的一年半中,作为父亲的他为她写了整整一本书,这也许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或者过于矫情。
但我当时也正好刚生下女儿不久,关于女儿的感觉和感受也实在很多,尤其也以生命的体悟感叹最多,一本书的容量其实也并不算太多,只是我没有写下,所以我觉得很理解,甚至有遇到知音的感觉。
《妞妞》周国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二
我读到的周国平的第一本书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最吸引我的是书中的一篇文章《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在目录中看到这个标题我的眼睛便被定格,匆匆浏览了一下,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这篇文章共有十多页,但我买回来一口气就读完了,共鸣的快意始终伴随着我。
因为有太多的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很早的时候,当我突然明白自己终有一死时,死亡问题就困扰着我了。我怕想,又禁不住要想。”这不正是我十八岁那年突然想到死亡这个问题后对死亡的感受吗?
“周围的人似乎并不挂虑,心安理得地生活着。”“如果能够不去想死亡,或者只把它当作人生司空见惯的许多平凡事中的一件来想,倒不失为一种准幸福境界”说实话,我有时也很羡慕周围的人,也想回到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或者把它想得很平常很平淡时的那种心境,但作者无法做到,我现在也已无法做到。
“一个人只要曾经想到死亡感受过真正的绝望,他的灵魂深处从此便留下了几乎不愈的创伤。”的确,我也感受过这种绝望,并且也从此不可自拔,从此“死亡的焦虑始终在我心中潜伏着,时常隐隐作痛,有时还会突然转变为尖锐的疼痛”……文中所写关于死亡的种种可怕与不可思议,给人的那种无边的绝望感及每次思考死亡的“徒劳”感等等,我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和体会,甚至可以说是强烈共鸣,我简直怀疑这篇文章就是为而写的。
但文中写的所谓“思考死亡的意义”我虽也曾想到过,却并不能真正接受。
我怀疑这也是作者无法摆脱死亡问题困扰的一种自我安慰,就象他批驳其他人对死亡的解释一样,就象我每次思考死亡到最后仍无法解脱时也总要想些理论来“拯救”自己一样——其实这岂不也是一种共鸣?
虽然我也很想寻找解脱的办法,但最终都象作者所说的:“到头来你还是不愿意,还是得接受”,也许解脱的办法原本就不存在,正如他这篇文章所说的,也许“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周国平在这本书中提到了那本《妞妞》,他称这是一本“不问意义的书”,他还称自己“所学所思不太实际”,而我读书也一向不追求那种实际的意义和目的,且好读在许多人看来没什么意义没什么用处的书,也许这也正是我喜欢阅读周国平的一个原因吧。
有些意义就在这种“无意义”之中,对于“思考死是有意义的徒劳”我也是这么理解的,尽管我不能接受他文中所说的“意义”,尽管我很想寻找到所谓的“意义”,但我仍然为这种阅读感到快乐。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周国平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三
《记住回家的路》这本小册子是在书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的,书脊上的标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而取出书来,封面上的一段文字更是强烈地吸住了我:“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我觉得这简直说到我心里去了,这正是我内心的一种追求,同时也是我所恐惧的,我害怕自己一无所成反倒忘记了回家的路。
打开书才知道这是与书名相同文章中的一段话,文中还写道:“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书中所收文章都很短小,看着不累也不易厌烦,而且字字珠玑,平淡而隽永,淡泊中蕴含着积极,平实中闪着智慧的光,给人启迪,让人爱不释手。
这本书我一直没有读完,但经常翻看,有的文章已看过两三遍,都为体味那种“快意的共鸣”(其实这是周国平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我觉得用来表达我读他文章的感觉很恰当),如“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我在多愁善感的少女时代就已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有些路我们只能一个人独自走过——象这样快意共鸣的感觉几乎贯穿了我阅读周国平每一篇文章的过程中。
《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4月版
四
我就这样阅读着周国平,寻找着种种不问“意义”的共鸣,并且以此为快乐。
个人简介:
爱文字,喜读书,偶有所得,随手记下,有若干文字发表和获奖,著有散文随笔集《生活永远值得期待》,个人微信公众号:蒲公英的读书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