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叫《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本书作者布兰登·罗伊尔自哈佛大学毕业后,在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担任主管,其作品先后荣获“国际图书奖”、“总统图书奖”金奖和2011年“年度教育图书奖”。作者将自己的写作经验汇集于这本书中,旨在帮助读者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今天,我们分享书中关于如何让文章更有特点的三个方法:有理有据、生动有趣和调整语气。
①『有理有据』
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往往会对其中的精彩事例和具体细节记忆犹新。因而,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懂得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来展现细节。
在《少年闰土》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只是寥寥几句,便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闰土的外貌特征形象地勾勒了出来,同时还体现出了父亲对闰土的爱。
再打个比方,我们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我拥有很强的销售能力”,很难能够令人信服。若是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得加入具体的数据才行。比如:我在实习期间,约见了300名客户,其中120名有购买意向,48名达成了交易,成交总金额达15万余元。
写文章就像是与读者交谈,除了告诉别人“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为什么”,并且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这样一来,既能使读者专注于你的观点,还能让文章更有力量。
②『生动有趣』
虽然有理有据的写作方式,大大地提升了可信度,但过多的细节,也可能会让文章篇幅变长而乏陈无味,为了能使读者看下去,我们还需要让文章变得更有趣一些。
001 变换节奏
控制句子长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长句拆成短句。只不过,使用短句的关键在于: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缩短,长短结合、起起伏伏的阅读体验,才是写作艺术的真谛。
散文家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是这样写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你看,让文字像流水一样滑动起来,就能产生天然、舒服的节奏感。
002 活用语态
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多用主动语态,因为更直接、更明确。
比如说,“作者在第一段就提出了自己的主要观点”就比“作者的主要观点可以在第一段中被找到”要好得多。
如果要增加句子的多样性和文章的灵动性,则需要用到被动语态。
当你想要隐藏施动者身份时,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提升神秘感: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钻石被人偷走了。
当受动者比施动者更重要时,选择被动语态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适当的节奏变换搭配合适的语态,不仅会让文章更生动,而且还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
③『调整语气』
文章语气能够体现作者的立场、态度、情感,虽然不同的人,风格特色也会大不相同,但是为了让读者更愿意接受我们的想法,需要尽可能使用恰当的语气。
001 使用积极的语气
在大多数读者眼中,积极的句子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感受,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使用积极的语气。况且,同一句话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关键在于如何选择。
先说两个消极的句子:商店晚上7点关门;这么做不是最好的选择。
再说两个积极的句子:商店到晚上7点还开着门呢;这么做有几个地方需要完善。
你看,即使意思一模一样,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情感效果。语气代表了你的态度,挑选恰当的语气,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你的内心。
002 保持文章性别中立
在涉及到不同性别的时候,尽量避免只使用“他”或“她”。因为我们很难确定自己的读者性别,单一指向很容易令其他人感到不舒服。
网络语言中有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不论性别或是其他,直接用Ta来统称没有特定性别的第三人称。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分享的三个方法是:有理有据地说服读者、生动有趣地吸引读者以及调整语气提高阅读舒适感。俗话说“做文先做人”,仔细想想,文章并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像做人一样,既要有不可撼动的原则性,还要有随时变通、让他人感到舒服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