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我既“兴奋”又“好奇”。
“兴奋”源于之前做文献综述时转引过杜威的两部著作(一部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另一部是《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对其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有一鳞半爪的了解,但碍于没有亲自通读,故理解浮于浅表,今有机会阅读相关文章,得以链接、深化以往认知,补足知识经验结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好奇”之处有二:其一,如何在系统庞大的民主主义教育专著中提炼思想为己所用;其二,思想提炼后又是如何指引班主任的教育实践。
带着这样“兴奋”兼备“好奇”的求知心境,我开始了第六轮的“共读旅程”。
一、可供借鉴的论文范式
文章开宗明义指出,班级建设的价值追求是培养兼具“科学探索精神”和“社会合作意识”的民主公民。但是,现实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半官半师”的角色定位明显倾向于管理主义,不利于民主公民的培养。从现实存在问题出发,提出本文的核心论点:班主任需要践行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紧接着,文章便对“民主主义”进行概念界定: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经验的方式。从概念中凝练出民主主义的形式是“联合或合作”、内容是“生活”、方法论是“交流经验”。对概念的清晰界定和高度凝练,对全文有高屋建瓴式的意义、价值。
张春兰老师拟从民主思想投射到教育中的三大主张:“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出发,通过哲学思辨的方法,分析班主任如何将其运用到班级建设之中。文章围绕三大主张分为三部分具体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根据“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从社会系统的宏观视野来培育学生社会精神。
第二部分,按照“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在班级建设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和技能。
第三部分,根据“从做中学”的主张,在班级建设中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习惯。
每部分的标题是“民主主义教育主张”加“学生培养目标”,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每部分的内容皆是先阐明相关主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具体论述其在班级建设中如何运用、操作,条分缕析,论证充分。
总结部分,寥寥四行,尽显境界。三个统一:宏观视野与结构意识的统一,实用原则与教育性的统一,学生立场与理性批判的统一。三个具有:班级具有“社会气质”和“内在生长动力”,学生具有“社会精神”与“科学素养”,班主任具有“直接培养民主公民的专业身份”和“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这篇文章条理清晰的逻辑框架,学理和实践的无缝对接,对于一线老师的论文写作非常有借鉴意义。作为一枚欠缺学理积淀,实践经验尚且不足的一线语文老师,我因从小偏爱文学作品,脑子里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奇思异想,故行文风格信马由缰,零散随性,很少追究其逻辑的合理、适切性,因为在文学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也就没什么不可以。但我忽略了学术自有其严谨性和规范性。读毕此文,我尝试缕清思路,建构框架,比如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价值何在?字斟句酌的不是语言的流畅度和文采性,而是指每个词都高度凝练,每句话都有所聚焦,要能体现其“思想性”。犹记得魏登尖老师曾对我说:学术研究,思想永远是第一性。
二、脚踏实地的星空仰望者
如果说高校的教育研究专家是教育理论家,那么一线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师则是实干家。学理和实践的分野,人为的分庭抗礼,导致了研究的割裂,一线教师看不懂高深莫测的学术论文,高校专家看不来纯粹经验式的教育教学总结。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专业人世,比如李教授,张春兰老师等,和有学术追求的中小学班主任,比如研修班伙伴们,都在全心地和努力地投入其中,开发中国班主任实践与理论的系列主题,建设中国班主任研究的学术平台和对话空间,创生中国班主任的新理论与新实践。我称他们是“脚踏实地的星空仰望者”。
张春兰老师文章里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落地于班级建设之中。“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旨在培养具有社会合作精神的民主公民,而非狭隘或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班主任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着手。五年级下学期,我在班级试行男女班委项目组,我秉持充分信任原则,放手让其管理、服务班级,一个月工作结束,由全班同学一起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决定去留。这就确保了每一位学生平等参与了班级管理的权利,班委的权力需要同学的监督权利,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既能领导又能服从的民主公民,而不是“独揽专权”的“官员学生”。
“教育即生活”的主张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与技能。印象很深刻的是,从整体人生的宏观视野下建设班级,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常态与非常态。常态一般指的是:顺利、成功、快乐、喜悦等色彩偏于明亮的一面;非常态一般指的是:坎坷、失败、突变、排斥等色彩偏于暗淡的一面。学生是集体中的个人,在集体中生活就不可避免会遭遇非常态事件。文中给出班主任可以参照的三种方式:其一充分研究学生的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其二定期开展班级讨论会,以群体力量引导个体积极生活;其三班主任形成思想引领并在班级中探讨。上一周解决了班级“失窃”事件后,本周我有目的、有计划与学生们开展沟通对话,就“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进行思想引领,我给学生分享了自己童年的经历,“故事”是思想很好的载体,学生在老师的故事中有所触动,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我们将本周定为“从善周”:学生可以把曾经顺手拿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归还到班级的“爱心信箱”里,让自己告别过去,选择善良,重新出发。周五,我和同学们欣喜地发现,爱心信箱出现不少用白纸包裹的“物品”,我们不知道是谁,但我们相信,归还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一颗向善的心。
如果说“学校即教育”旨在阐明学校教育应该采取合作的形式,“教育即生活”意在说明学校教育应该具有生活化、实用化的内容,那么,“做中学”的主张就是在阐述实现这一形态、落实这一内容的方法论。从这一思想出发,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应该坚持四个原则:第一,充分满足学生“做”的愿望,重视班级活动的策划与开展;第二,使学生明白“做”的原因,重视对班级生活的理性总结;第三,形成学生立场,使班级成为师生共同生长的有机体;第四,坚持民主本色,重视理性批判。这部分我看到班主任转变的可能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总结;从感性评价到理性评价;从班级管理者、学科教师的代言人、学校意旨的执行者到“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核心负责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核心研究者”“学生日常生活重建的核心推动者”……
爱因斯坦曾坦言:“你能不能观察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这在认知心理学上叫观察负载理论,负载着理论去进行观察,则会观察得更科学,更深入;那么负载着理论去实践,我想,实践亦会朝着纵深处持续发展。
作为一线老师,我希冀做一个研究者,做一个脚踏实地的星空仰望者,一路星辰一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