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可预期的人这个词是在听某老师一次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听到的。忘了具体问题是什么了,记忆中问题好像是搬砖陪不了女朋友,陪女朋友就搬不了砖,如何平衡这种关系。当时他回答是怎么做一个可预期的人,并举了他自己的例子“在自己忙的时候手机是静音的,所以期间就是他老婆如果找他他也不会知道,但是双方有个默契,就是他每一两个小时左右都会看一下手机,会处理一下期间来的电话以及信息,所以他老婆会在超出一两个小时没有接到应答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抓狂”。可预期就是给他人一种希望,让人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结果或者是满足感,而不至于让对方出现焦躁。之所以想要你的预期,是因为他的注意力在你这里,并相信你。
可预期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需要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是不需要签订合同或者着是立下什么契约来对对方进行约束,而是在一起交往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信任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靠谱。工作中因为你长期能够满足领导或者同事们的需求,你和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默契。任务或者需求交给到你,他们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只需将对你的注意力放在对你的结果就好了,久而久之你在他们中的形象就会被打上靠谱这个标签。在工作中的这种彼此的预期是发生在人的潜意识中,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做好,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的成长,以便日后能够升职加薪,得到重用。
之所以说是双向选择,是因为一个人的预期对不同人的结果是不同的。在生活中这种双向选择始发于好感,并建立在彼此长时间相处过程中。就好像别人像你借钱,并不是你会借给所有人,有求必应,你只会借给你信任的人,或者自己拮据的时候也不会将别人的债务转移给自己。而借钱的人也不会到处去借,首先会找自己信任的人(无下限的人就不说了),当借到钱的时候皆大欢喜,借不到的时候就会说擦真特么不靠谱。但是如果你们彼此有了默契,彼此之间是靠谱的,知道彼此能够给予到彼此预期的时候,可能事情就会有另外一个结果。而不是因为你没有钱借给别人会说,我都这样了还特么跟我借钱这种人少交。借钱的人也不会因为没有跟你借到钱说,咱俩特么这么好就不能帮我一下?咱俩绝交。
可预期是可以被消费的
当然双向建立的预期是可以被任何一方消费的,学过计算机网络的人都知道TCP的连接与断开需要三次握手以及四次挥手。建立信任需要一个完整的握手过程,但是失去信任可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可能是被对方直接拔掉了网线。小时候都垒过积木,开始的时候小心翼翼,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搭建,当结果没有按照你的思路实现而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心情就会暴躁,接下来的或许就是将它化为乌有。只有当你选择放弃的时候,你才可以承受一切的失望或者是谎言。因为你的注意力已经改变。
当然以上的观点并不是绝对的。你可能要问爱情可以是单方面的预期关系,我对你好就够了。但是我想反问的是,如果那样是幸福的话为什么好多人选择了不将就?当然父母对孩子也存在单方面的关系,爱与亲情也是很玄妙的东西。越是你爱的或者熟悉的人就越会受到你更多的包容,这种关系如果存在断裂可能就是一个完整的挥手过程,也许完成挥手过程后还是会对对方抱有一丝的期望。
总结:不知道以上自己认为会不会影响到一些人的三观,感觉驾驭的不是很好,但是写这么个东西确实烧脑,对自己的观点得想着如何用别人都知道的例子去论证,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寻找恰当的关键字。但题目已经列在这了,或许在某一天什么时候会再重写一遍,成长么就是要不断磨练,每一遍都会有新的认识,给关注的人一个预期。如果影响了谁的三观请多包涵,可能的话可以帮我纠正一下,哈哈哈。不管怎样做一个靠谱小青年还是很靠谱的一件事情,工作中做到对同事可预期,在生活中做到对亲戚朋友做到可预期也是一件很嗨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