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课。面对美好的月光,不由得会使人引发无限的遐想,许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他们经典的古诗词。现在老师说上句,咱们同学对下句,准备好我们开始――面对明月,李白写下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清高;面对明月,王建写下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乡愁;面对明月,张九龄写下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清远;面对明月,白居易写下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丝弓”的惊喜。这真是,一轮明月,一段佳话。苏轼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其中写月的就有570首,可以说苏轼对月情有独钟。
当年苏轼被贬至黄州,此时的他,面对明月,又会抒发怎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随他散步赏月。
2出示目标,齐读(评价)
3配乐听读课文。同学们在电视电影里有见过古代私塾老师或者书生文人背书的情形吗?外表看是摇头晃脑沉浸其中,其实古人读书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能够读的入情入理。所以同学们在听读时,除了注意字音之外,还要注重节奏、语速和情感。古人又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你要随手在文中做适当的节奏划分。
下面的时间交给我们同学来自由的朗读课文,不妨做一回书生,沉浸其中。听到同学们的书声琅琅,人声鼎沸,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老师要为你们点赞!但是“听竽”,老师不做齐宣王,我要单独挑战:去掉标点,我们尝试读出文章的节奏停顿。其他同学要洗耳恭听,准备纠错或者挑战他。这个同学的朗读抑扬顿挫,很有语文味。好,这位同学你要点评――“荇”字,应该读作四声,是一个形声字,上形下声,意思是水草。看来,音形意结合,是积累字词的诀窍。
3文言文的学习,有两大基本功,一是朗读,而是翻译。现在我们要小组合作,逐字句的翻译翻译全文,做到字字落实,句意通畅。希望同学们能在合作中找出重难点,找出规律,找出有价值的疑问,碰撞出更加耀眼的文言光芒。
但――意思是“只”。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词。在我们学过的《木兰诗》《孙权劝学》《卖油翁》都有它的影子,意思都是“只”。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学会触类旁通找出规律,对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都做为重点来掌握。
4会读会译只是基本功,我们还要会赏析,这篇文章只有85个字,却字字有美意,句句有深意。我们依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赏析本文,老师有一个温馨提示:你可以从“练字”“修辞”“情感”“意境”“结构”等几个方面入手,探骊得珠含英咀华。
你要赏析“亦”字――“亦”就是“也”的意思,表面意思是“怀民也没有睡觉”,但我却读出了两个人的同命相怜,读出了两个人的志同道合……
你要赏析第二段――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一个“如”字的比喻词,看到了端倪。他没有写本体,本体是“月色”,在翻译的时候也要加上。本句虽不着一个“”月字,却在字字写月,将月下美景写得澄澈简洁,亦梦亦幻。
你要赏析“闲人”――表面看“闲”是清闲,写出了在官场上的清闲,不必为争名于朝争利于世的困扰,更写出了他具有赏月的这份闲情雅致;与知己同游,有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呢?
你要赏析的是结构――第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第二段对月下美景进行了工笔细描,第三段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可谓水到渠成。
短短85个字,却成绝唱,它的美是结构的精致,是语言的优美是意境的悠远更是感情的丰厚!
5那么,因文识人,在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来看苏轼的生平和本文背景,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积极乐观、豁达坦荡、不慕名利、直面挫折)。其实,苏轼本人就是古典文学史上的一轮明月,他有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他有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旷达;他有着“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老当益壮;他有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
6布置作业。面对明月,古人的忧思尚未走远;面对明月,吾辈也当抒怀感慨。把你欣赏到的“望月美景”写成200字的小文,或者有勇气来挑战一下文言文写成百字小文和苏轼PK,相信你这枚明月也会散发处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