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叫《疾病心理学》,里面讲了一些疾病根源和自我治疗的相关理论,玄玄乎乎的,我刚看了一半,挺感兴趣,可能也是跟我的想法相切合的原因。说实在的到了我这个年纪你那个岁数,身体或心理上不出点什么毛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艺青年了。所以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减肥,跑步,食疗。很诙谐,我们不再畏惧死亡了,却开始畏惧衰老。
但就这本书而言,它提出了一个普世医学系统不太敢提及的话题,就是自我疗愈。它用了大半的篇幅来说明症状是一种表现,我们需要找到的是引起表现之后的内因,而不仅仅是掩盖表面现象,而后面要讲的可能会是内因是人自身意识的情绪影响。好吧,可能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我们时刻保持好心情,不要熬夜,锻炼身体,积极面对生活,认识自我……这鸡汤伪装的好到位,我给100分。这和中医理论毫无二差,不过不得不说,二位作者是会玩的,他们用了现代感极强的语言来解读人体,避开了人们对“中医”与“西医”的片面认识,我看这本书,感觉它不仅仅是在帮助我了解疾病,更是让我有了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
你了解你自己么。要认真回答的话,我想所有人都不会很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精神原理,消化系统,血液循环,心跳脉动,意识传达,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想到的。你并不了解自己,你只知道,某种程度上你是可以控制这一切的,可有些时候,你并不能,比如饥饿,困倦,情绪,疾病。但你可以避免,提前吃饭,早些睡觉,避免麻烦和疲劳,少谈恋爱和乱搞。这些都是能够让你保持健康的方法。即是“节制”。不节制就会积累冗余,长时间的冗余导致局部压力变大,变质,坏掉,无法修复。可这恰恰多数人都在把持的态度,享受一时的欢愉,把握当下的时光,生病了再来抱怨吧,失去了再来忏悔吧。我们也没有办法,谁让未来离我们那么远,那么远呢。
看这本书的起因是参加了一个书评小组,主持人每个月会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看,月底上交读后感。读后感我是写了,不过是在次月的第一天提上去的,因为超过了期限,好悬没被踢出去。按理说一个月看一本书是分分钟的事情,我的时间都安排到哪儿去了呢,自省之后也觉得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工作,留给自己的时间也都放在了沟通和创作上。搬家之后每天到公司的路程拉长为一个半小时,看书的进度大部分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的,可这个时间段不仅仅是给看书服务的,还有看漫画,看新闻,微信聊天,打瞌睡。打瞌睡的时候会做梦,美梦或噩梦,虽然只是几分钟内所发生的事情,也足够我的大脑折腾一阵子的了。可惜现在没有速记的习惯,不然我肯定要将这个梦记下来。
哎?
我发现自己其实在自己的家里,正在收拾东西的途中睡着了。这就尴尬了,今天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不过既然已身在千里之外,也不要关心太多东西啦,手上有什么就做什么吧。我开始熟悉身边的事物,我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集和磁带,也看到了高中时候的日记和草稿,不过带不走啊这些,都不是必需品,就把他们都留在这里吧。可惜初中的画板和漫画已经不知道哪去了。早早的被我爸卖掉了吧,我一直很埋怨他把我之前的物件都当旧废品处理掉的,但他无形中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不要留恋过去,过去会让人沉浸在怀念的消极情绪里无法自拔,人要学会向过去告别,然后往前看,向前走别回头。我并不支持这个道理,我并没有从时间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从空间角度来看,人不参与的话空间整体上就不应该发生改变。属于我的,我离开后它不会发生改变,我再到来时,它还是属于我的,摸得到碰的着的。那我的过去,自然也和现在没什么区别。正在对资本主义进行强烈的批判之时,我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大镜子,镜子中影像出了脆裂的墙皮,腐朽的木窗,变色的衣柜,还有长大的我。
以后,可能会很少再回来了。
能带走的就带走吧,带不走的,就把它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