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想推荐一本书,它叫《解忧杂货店》。”“但是,它是一个来自日本的作者写的一本书,在这种特殊时期推荐是不是来得有点不合适?”“但是,爱情无国界,文化无国界。”伙伴接地气的答:“任何以盲目的爱国为口号的不是爱国,而是“屌丝文化”,明白吗?”
然后,猴猴开启流畅的讲述:“书中的故事。”“啧,真佩服这孩子的好记性。对我而言,往往读书读的的是某一时刻的兴奋点,读过,则过目就忘了。”
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众所周知,《解忧杂货店》是一本很有人气的网络畅销书。往往对畅销的电影以及电视剧,我总是来的有点感冒。其实早期刚开始翻阅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或者是我读的不够认真。以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为由。过滤了。
或许是,近期的我总觉得烦恼太多了。来自家庭的苦恼、来自收入的烦恼,总有那么的期盼,期盼可以有位解答疑惑的“浪矢爷爷。”尽管来的有点滑稽之谈,所以三下两除二,迅速的看完了一本书。概括一下:本书是通过以前后环绕链接的故事模式综合的描述心理学和经济学以及涉及人生哲学的那些事。虽然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遥远的日本,甚至是发生在80年代、90年代以及那是代表50后的故事,但是对于经济学文化和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是相通的。而通过以写信进行一问一答的方式,想想也是件有趣的事情。
甚至,我的记忆回到了我的童年时代。那个年少时期的我,特别喜欢看少儿节目,最喜欢看动画片。蹲点守候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少儿节目,那时候还不能看直播经常通过当地电台的转播。妈妈怕耽误我的学业,不让我过多的看电视,我就到爷爷房里偷偷看。我把我的一部分零花钱,多用在给中央电视台写信上。“毛毛虫、金龟子、鞠萍姐姐、董浩叔叔、月亮姐姐。”这些人物简直就是我童年时期的偶像人物,自然咱还幻想着成为“地球超人”般的英雄人物,在人们有困难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帮助。但是,那个时候,我哪里知道,打我把邮件,塞进我们浙南的一个小乡村的邮筒。以平邮的方式慢慢的爬到我们的紫禁城时,等我的信件寄到的时候,人家的活动早就过期了。(想必他人有的用电话、Email、或者是近距离的邮件。)那时候,我想我喜欢的职业大概是穿绿色衣服的邮递员。妈妈总是嘲笑我:“整天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名堂?”不过,太阳人节目真的给我回信了,我时常收到来自北京的回件。家里至今还保留着98年当时由鞠萍姐姐签字的签名卡片。那时候特别珍惜,尽管特别珍惜,还是舍得把它分享给了其中一个小伙伴。
然而:“我此时的困惑,我的困惑往往是:1、霎那间发出的感言:“哎呀!我怎么突然间就那么大了?有时候量量手丫、脚丫的怎么还那么小?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总是“抗拒长大、抗拒衰老”。哦,虽然我也不小了,可总是那么的孩子气。2、我讨厌她/他人总以下达命令的口吻干涉我的成长,特别是一些我从未仔细思考过的私事。或者是:“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帜以自身定量的模式要求我必须接受或者必须履行做某事。”3、有好多时候,我在怀疑,自己的心智模式是不是长不大?有时候我在细细的思考和分析对于一些人群给予的建议和观点到底有几分是真正正确的?4、我也记得一些友人给予我的评定和内心里追求最真的自己,不忘初心的走下去。
在某一时刻,很高兴的解答了自我的疑惑、认知、评析、判断和思考,我不能被周围的人群给洗脑了。虽然长者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毕竟她们已经好久没有开启学习模式了。
自然,我最大的困惑是来源自身经济上的收入问题。或许对她人而言是一些轻微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我觉得必须要面对、接受的是实际上的问题。人的成长精力体能是有限的,特别是病痛时期,考虑则会过多些。需要对自身的成长模式做一份规划、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清查。
对于,知识分子的母亲总是觉得:“我整天在思考一些无关紧要,没有必要的烦恼。她觉得我的忧思成分占去了太多,甚至来的走火入魔,则分担一些给他人也好。”(他人,则是家中比我更糟糕的长者。无房、无业、无背景,则也是快快乐乐的无忧愁。)我想,我是长不到那样的大境界。毕竟,咱们正处青年的奋斗期,在享受恩泽的前期同时也要懂得回馈感恩社会。
事实上,我该感谢父母,在我的年少期间,尽管那么拮据,并没有因为经济问题而给我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困惑。多说一个人的无忧无虑,是因为她身后的人群肩扛了更大的负担。事实上,又为我的经济启蒙太晚又感到堪忧。我的内心又是充满矛盾的。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也开始惆怅经济上的问题。虽然,我在前期的文章里讲述了早些年开源、节源、和存钱的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新、物价的增长、五险的增加、不涨却又总是延期的薪水、利率的降低、以及我借出去的没有得到回归的资金。虽然,对外人而言,几W并不是一笔大数目。但是,对我而言。身边多几块银两,才会觉得相对有安全感。毕竟,我也要生活、交友。母亲总让我多体谅他人的难处,实则,在心里困扰的是:“谁又来体谅我的难处?”不是我因为节约不爱花钱,实则,我也特爱花钱。在某一片刻,觉得学习理财是个特别有趣的游戏。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我大脑短路了。作为家庭短期的CEO,我能感知父母的积蓄则是非常有限的,并且他们对生活非常拮据的模式着实令我觉得特不容易。不能以自我膨胀的欲望而加深家庭的负担,也不能赊欠父母过多的爱。所以,当有些人觉得父母为子女 添加大件是理所当然的,而我更喜欢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购买和享受其中的快乐。
杭州那么白花花的天,热的几乎没有空调和汽车就无法出行。空调坏了,无法运行。事实上,家中几台空调几乎没有运作过几回。电源插座坏了,导致我无法开电扇,热的我“啪嗒、啪嗒”的汗流浃背,消耗了大部分的体能,也无法静下心来写稿子。我想:“我应该给自己换一台空调,或者也需要买一辆车子。”
回归现实,每个月的账单又接近了,离发薪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我好多时候困惑:“扣除房贷、几乎为负的指数?感谢老天,我终于对数字开窍了,时不时的问自己:“我到底停留在这个城市里干什么?”“有人说,你是在为这个城市的某某事业做贡献。”我只能苦笑。更有众多的好友说:“你不缺钱花,你也不愁钱。”我也只能无言以对。往往给外届的感观甚至是家人“我们这些从农村来到了城市的孩子,我们大学毕业曾经是她们眼里的优秀,理该要过的比她们过的更好。”故此,更加没有给自己偷懒的理由和借口。
读《解忧杂货店》的同时,我就是满怀着带着这样那样的疑惑和困扰。相比书籍中的烦恼,有相近的经济忧虑。但是里面涉及到更广泛的人群,相参照,又深深觉得自我的困惑相对是渺茫的。我上面所描述:一方面来自家庭的苦恼。我的苦恼是,在奋斗的同时,也希望能看到家庭能开启健康向上的模式。毕竟仅靠个体的努力,是非常有限的。只有人心齐,才是泰山移。
但是结合社会现象,时常会看到一些更加弱势的群体。我的内心里又开启自我安慰的模式,想想一些暖心的画面,(故此,我觉得,我更应该多记录一些暖心的故事)这些困惑和烦恼又会相应的减轻了几分。
你呢?在成长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惑和烦恼的?或者是暖心的故事要和我们分享的,下面来讲讲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