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的杂文和回忆性散文,得到的两种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在杂文里,鲁迅充分暴露自己。他始终紧跟各类社会时政、文化热点,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激越情感。广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让他信手拈来各种暗喻讽刺或者破口大骂!杂文的行文节奏很快,各种观点针锋相对,你争我辩,你来我往,在唇枪舌剑的轮番轰炸下,读者很容易丧失阅读耐心。因为一味输出自己的鲜明观点,并不能留给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往往让我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再者我对很多久远历史事件的了解有限,也很难再回到彼时彼刻的背景之中,去感受急剧变化的各类社会思潮,这些都让我在阅读鲁迅杂文时产生了隔阂。
但是阅读以《朝花夕拾》为代表的回忆性散文时,总感觉鲁迅在试图隐藏自己。
他娓娓道来各种故乡的人和事,不做过多议论和批判。他把整个自己秘密地藏起来,只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委婉含蓄地记录他亲历的一些世间人与事。
这也许是鲁迅两个内在自我的较量。世俗的那个自我,鼓励他进行国民性改造,他举起如椽的大笔,深入群众,与各类鬼魅魍魉唇枪舌战。而理想中的自我,则更愿意选择超然世外的隐逸状态,崇尚以退为进,偏安一隅,在不经意间回望遥远飘渺的故乡和旧人中,寻求一些精神慰藉。
两个自我看似矛盾,其实是和谐共生的。在怀疑与确信之间较量,在展现鲁迅灵魂不同侧面的同时,也让我们触摸到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并不仅仅是直线发展的,当我们试图追赶最前沿的社会剧变浪潮时,大浪淘沙,我们也终将会于细枝末节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那些微小如草芥般的生命,他们存在过的痕迹,最终也都会构成历史的一部分。
其实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以《野草》为代表的散文诗也有其独特的重要价值,因为它们是解读鲁迅灵魂的钥匙。但因其众多的隐喻、象征表达,无形中增加了理解难度。所以《野草》更像是介于杂文和散文之间的过度地带,是鲁迅更自由的表达空间。在这里,他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社会热点或某个旧相识,只是随心所欲抒发着漫无边际的碎碎念。
而经过时间的洗礼,我发现除了短篇小说的创造性贡献之外,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欲久弥香,如一坛老酒,越久越醇厚。
1、
祥林嫂是鲁镇的缩影
因为塑造的祥林嫂这一角色太过于丰满,以至于我误以为这篇散文跟《孔乙己》、《阿Q正传》一样,都是以主角来命名的。这次阅读才发现鲁迅并没有创作一篇名为《祥林嫂》的散文,而是在《祝福》这篇散文中,重点描写了以祥林嫂为代表的人物群像,以展现鲁镇社会面貌。
《祝福》这个题目其实挺讽刺的。祥林嫂因为“祝福”祭祀而出现在鲁镇,带来一股新鲜活力,在坎坷命运捶打之下,最终也在“祝福”祭祀的热闹氛围中寂然去世。然而这尘世的“祝福”跟她却没有丝毫关系,她的生与死都显得微不足道。
“祝福”在鲁镇是腊月间一件大事,即后人向神明祈求福祉的一系列祭祀活动。祥林嫂最初被邻居引荐到鲁四老爷家,也是因为家里的“祝福”祭祀活动急需人手。那时祥林嫂只是刚失去丈夫的新寡妇,年轻能干,深得主人喜欢。
某天她在河边淘米时,被婆婆一行人抢回去,逼迫她再次嫁人。再次回到鲁镇时,她变成了结过两次婚、失去孩子的“丧门星”。回到鲁四老爷家,鲁妈多次嫌弃地提醒她不要碰祭品。同时她因为时常复述阿毛被狼叼走吃掉的悲惨遭遇,而被鲁镇的人咀嚼成了渣子,她不仅变得迟钝麻木,也变得愈发沉闷。在用自己攒的钱去庙里捐了门槛后,她在另一次“祝福”祭祀中冷清去世。
我们最愿意记住的闰土,是他少年时的英姿飒爽模样。在海边沙地看瓜时,他身手矫健,敏锐地刺向来偷瓜的猹。而我们不得不记住的祥林嫂,是她行将就木的衰老模样,唯有间或一转的眼珠,证明她还是个活物。
其实在命运一连串的打击下,她早已心如死灰。两任丈夫接连去世,失去依靠;小孩被狼叼走,永远的丧子之痛无法弥补;鲁镇舆论对她的敌意,嘲笑她额头虽留下反抗的伤疤,却还是在新寡后又嫁给第二任丈夫;以及她向“我”追问“人死了之后到底有没有灵魂”,“我”含糊其辞的回答,“也许是有的吧!”也并没有给她指明一条出路。
随着身体的日渐衰弱,祥林嫂也失去了在鲁四老爷家帮佣的经济来源,最终流浪街头,同乞丐无异,死也只是迟早的事。
2、
酒楼上无所适从的孤独知识分子
人到了一定年龄,才能读懂《孤独者》和《在酒楼上》这样的作品。生存之难并不是仅局限于一粥一席,而是看不到希望,是梦醒之后的无路可走。是在不知不觉向前走的过程中,你已经被很多人忘记,但你也找不到记起某个人的确切理由。
无论是魏连殳借祖母去世时,足足延续半个小时的悲痛哭腔。还是“我”在酒楼上独自喝闷酒时,遇到故人后看似敞开心扉的叙旧。都只是平庸生活中的喘息一刻,让压抑内心的种种情感得到释放。
假如祥林嫂生活在现代,嫁两任丈夫并不会遭到过多的伦理道德批判。毕竟现在大家对婚恋自由更加包容,也许祥林嫂可以有另一种活法,打点零工攒点养老钱,安然地度过余生。
但是苦闷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会活得异常艰难。因为他们数量庞大,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因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常常让他们徘徊于繁华城市和破落乡村之间,在新旧思想的交锋中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随波逐流也成为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无奈常态。
所谓的选择,其实并不存在,或者说,它只存在于理想主义者的脑海之中。但是向生活妥协也并不等于懦弱,总好过放弃一切走向死亡。
3、
记录爱情梦碎的《伤逝》
鲁迅很少讨论爱情和婚姻,大概是由于他自己深受封建包办婚姻的毒害,朱安的存在,是他永远无法言说的伤口。但《伤逝》是鲁迅为数不多的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作品。
作品是以男主角涓生为视角进行叙述的。男主角自己在动乱时局面前并没有一份稳定的谋生职业,又无法忍受子君对日常琐事的唠叨,只好跑到图书馆避难。
钱,当然是产生裂痕的重要基础。
如果涓生有足够经济条件租更大的独立四合院,也就避免了子君和房东太太因为小油鸡而争吵,小狗也不会被抱到郊外放生。最重要的是如果家里能请帮佣,涓生也不必为了到图书馆蹭暖气而留下子君独自在家。子君就不会整日深陷于繁琐家务,也可以继续读书,和涓生谈论文艺。
当然钱也只能解决物质贫瘠的问题,精神世界的沟通交流也必不可少。但是两人几乎都在选择逃避,从来不正视问题,也不寻找解决办法,日渐疏远。
两个因为爱而选择同居生活的年轻人,却在生活琐事的日复一日消耗中,最终关系破灭。子君被父亲接走,年纪轻轻便去世,涓生则继续如行尸走肉般在人间游荡!
也许我们每个人对爱情、婚姻都抱有美好幻想,但是想要经营好一个家,不仅需要经济基础,更需要智慧和耐心,责任和勇气。
当你在希望对方扛起家庭重任时,前提是你也并没有轻易卸下肩上的担子。并且两人始终都能做到彼此信任,并且默契地相信未来会更好。
4、
故人往事:藤野先生、阿长等
藤野先生对鲁迅无私无畏的关照,放到师生关系里已自成佳话。更何况是发生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鲁迅跨越大洋风浪远渡日本留学,却能在课业上感受到一位日本当地教师的悉心关照。这份跨越种族、国界的深情厚谊彰显了这位师长的风骨和人格魅力,也难怪鲁迅本人多年以后依然对这位老师会念念不忘。
虽然阿长身上拥有许多底层百姓典型的麻木和愚昧。比如她晚上带我睡觉时,整个人摊开摆成一个大大的“大”字,也总是会占去大面积位置,把我挤到角落里。但是这位目不识丁的阿长也自有她的可爱之处,她回老家休假回来时,却为我带回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而这些故人故事都成为了宝贵的精神源泉,给予鲁迅源源不断的滋养。让他在黑暗里前行时,能始终拥有一份真诚质朴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