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一幅中国式浪漫的“折柳送别”的壮观画面,给2022年北京冬奥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让世界对中国文化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赞叹!
这一切,不得不说大导演张艺谋先生才华之卓越,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相结合,通过舞台灯光展现出来的气场,让人震感。
@1@
柳树是一种古老的树木,生命力强,适应各种环境和土壤的生长。因为对生存环境从不挑剔。
不是有句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即使是随便插一枝柳条就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柳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无论是河畔,还是湖边,随地可见。
“折柳”送别是古代文人送别友人有格调的风俗之一。
中国讲究字,词之谐音,柳有留之音,“折柳”故有“挽留”之意。
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大导演的过人之处,他带给大众,带给世界的,是惊喜,是震撼。
据相关记载,“折柳送别”流行于汉代,“灞桥位于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
那时,人们送别朋友都会送灞桥灞河分手,情景堪称肝肠寸断,让人感动不已。
李白就有诗,“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玉箫的声音悲凉,但是每年桥边青青柳色,灞陵桥上的离别更是凄怆。
这样别离之情,只有有着深厚感情之人才能显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2@
宋代聂胜琼之《鹧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意译大概是:你离开凤城之时,玉楼是如此的惨白,开放的花朵也是悲愁的,就连莲花楼下的柳树都显得青青悠悠。我举杯唱一曲《阳关曲》为你送别,陪你走过一程又一程,却还是要分离。
我希望梦里能与你相会,然而好梦难寻,又有谁知我心中此时此刻的情怀呢?我也只能枕着枕头,默默地独自流泪,窗外也下起了雨,我的泪和雨水一起流到了天亮。
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宋朝李之问是一个小官员,按理说,这种小官员怎么会把他的名字留在历史的长河里呢?
这就源于他和一个女子美丽的爱情故事,这个女子就是聂胜琼,此女子是当时的名妓。然而,缘分就是如此的奇妙,两个人就那么不期而遇,并且擦出爱情的火花。
可是李之问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两人的缠绵是短暂的,李之问不久就要返回家乡。聂胜琼在莲花楼为其设宴践行,纵然有万般的不舍和眷恋,她还是无法留住她的情郎。
李之问走后没有几天,聂胜琼就写下了这首《鹧鸪天.寄李之问》,寄给李之问,他将诗藏于箱底,可还是被妻子发现了,李之问只能如实相告,没想到夫人看过此诗后,竟为他们的情意所感动,不但没有阻碍这段情缘,还鼓励李之问前去迎娶聂胜琼。
多美,多感人的有关“柳”的爱情故事。
@3@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告别苦,不遗柳条青。”
不说天下伤心之事是离别,却说伤心之处是离亭。
柳,象征性强,“折柳送别”,寓意深刻,符合中国人对感情之含蓄,真挚的表达方式。
22年度年度营第㈨篇,1152字,主题打卡,累积1420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