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YangSiR说事-2024.02.07.】
寒假临近之前,为了不荒废学生的学业,学科组破天荒的安排了统一的寒假作业。第一天完成什么什么,第二天完成什么什么……安排得井然有条。我想应该有很多的学校、很多的老师是这么做的吧?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扯淡的“一刀切”我深恶痛绝。所以今年寒假,除了给孩子们留了少量的“人文地理”作业内容外,我并没有按照学科组的安排去做。“人文地理”是明年中考的一个重点内容,它被安排在初一年级时学习,离现在的时间比较长,孩子们对这个内容大多已有遗忘。所以为了第二学期的复习能顺利、有效,我就直接撇开了学科组的“统一安排”,自行其事了。
布置个作业都需要“一刀切”,想想也是没谁的了。
除了“寒假作业”,你再看看平时吧,每天上完课后,要布置“统一的作业”吧。而且作业的答案也需要整齐划一,否则便是错题。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他首先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既然是“人”,必定得属于他自己的、用以区别于其他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体验。这么说可能比较“官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天课后的作业,对一些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于那些学习相对困难的学困生来说,很有可能就算是把天给捅破了他也完成不了。那既然如此,作为“统一作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说,布置作业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检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既然学生的学情不同,那课后的作业自然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区分,我以为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所以我的做法是,“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只要求完成最基本的、最基础的诸如“选择题”一类的作业,“中三分之一”的学生允许只做“选择题”和一些诸如“简答题”一类的作业。而“前三分之一”的孩子,可以不做选择题、不做简答题,只做“材料题”或“论述题”一类的难题。如果在后一次检测中,“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中有那么几位达到了“中三分之一”的学习效果,作业也作自动调整。依此类推。
而对于作业的“正确率”,我最讨厌的是以“标准”的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零件,他们也不需要整齐划一。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学科,对于“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探讨,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来进行,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我们要求学生“能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本质,这本身就属于一个“探索性历史思维”。既然是探索性思维,就不应该也不可能是“非黑即白”的“唯一答案”。所以对于学生的作业,我觉得如果孩子们能做到“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有自己独特的观点,那就是一份好的作业、好的答案。当然,所谓的“言之有理”和“自圆其说”不能偏离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不能瞎扯,更不能违背法律法规、违反公序良俗。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就算学生偶尔言之过激,我觉得也应该得到理解和鼓励。在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别的什么都不差。他们所欠缺的就是具有个人观点的“独立意识”。而这种“独立意识”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跟我们老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课堂上不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更不允许出现“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这一批像“关棚鸡”“小绵羊”一般的学生,就是“一刀切”教学方式的“成果”。
平时的作业,或每次考试完了以后我给孩子们提供的答案,我向来只用“参考答案”,而从来不用“标准答案”这样的词汇。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答案并没有达到“标准”这个高度。很多时候,学生回答的内容,很可能比我这个更完美、更完整。而我提供的答案,只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具体的思路,仅作学生参考而已。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个题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思路可供选择。学生要真正学有所成,他们必须得触类旁通,懂得举一反三。如果仅仅将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某一种特定的范围内,那他肯定不是一个真正懂得学习的学生。如果我们老师,只是把自己的单一想法强加给孩子,那我只能说,这既是学生的悲哀,也是老师自身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历史上一位臭名昭著的大人物说过的一句话: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看起来这话似乎挺那啥,但如果换个角度,它与“不忘初心,放得始终”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把它正确的用到学习上,是不是可以解释成,“为了学有所成,我们可以选择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但这里,绝对没有令人讨厌的“一刀切”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