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享孤独
走过太多的坎坷,心似乎平静了许多。对一切都看的很淡,真有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超越,
总愿一人静静地独处,看鱼儿,自由自在的漫游;观花儿,竞相争艳、开放;赏月儿,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在夜空升起、落下。我学会了独赏,更学会了静享孤独。
在月光下独自徘徊,常觉得有一种神秘的幽静,感到一颗星就是一方天空,一滴水就是一片大海。只有孤独融入星空,融入大海,融入心灵,才能静享到孤独亦是一种超越,一种享受。北宋诗人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感叹,他在政治失意的时候,仍静享孤独,以开朗的胸怀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夜晚独坐,静侯夜的逐渐深入,深的所有生命不再骚动,深的自己的欲望一点一点地消失,只剩下一片孤独。孤独的能听到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跳。这时,你会发现整个世界升华到一种无尘无俗的境界。自己似乎在这一超脱的情感中,享受到新的生命。达到了“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境界。
期盼一种渴望,有朝一日离开这喧哗的闹市,独自去一处偏远的、山幽水静的野境。在山脚下的溪边搭一茅草棚,头顶斗笠,静坐河旁;身披蓑衣,站立雨中;挽起裤角,蹲在树荫下垂钓,那是一种何等的境界。虽然孤独,确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是一种“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快意。正如姜太公钓鱼,静享孤独,才能所获。
也许,越是超越的心灵越易滋生孤独的情怀。李后主的一生由煊赫转为凄凉,由热闹转为孤独,是孤独把一个亡国之灵造就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词人,难道这不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吗?
杜甫由陕西逃荒来到成都,在孤独时,得到朋友的帮助,居住草堂,秋风刮起屋上的茅草,又遇大雨,可他所关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何等超脱和气魄。
孤独是一种超越、一种新生、一种情怀。只有耐得孤独,静享孤独,揣一颗高雅的心境,才能获得如此美丽的世界。
李建军,生在乌苏里江畔,童年长在黄土高原,少年时随父亲转业,回到祖籍河北邯郸,养成东北人的朴实豪迈、西北人的憨厚热情,给爱好写作增添了不少感情色彩。喜欢古诗、散文、摄影、小小说、新闻报道,在全国报纸杂志发表各类作品千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