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阴雨
今天早课是王朝晖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家风”的话题。每个人对家风都有个概念,每个家庭的家风都是不一样的。 家风是每个家庭的道德概念,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在中国历史上起着积极折作用,优良的家训可以涵养良好的家风,进而影响社会整个风气甚至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我发现,很多人才辈出的家庭甚至家族,都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人才辈出,甚至大师频出,绝不仅仅是基因决定的。再好的基因,不努力也是白搭,相反,倒是良好的家风容易让子孙后代耳濡目染,深受影响。
钱伟长曾经在《八十自述》中说过:融乐的家庭及长辈的楷模,启迪着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懂得洁身自好,刻苦自励,胸怀坦荡,积极求知,安贫正派。良好的家风,就是有着这样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家族成员,安贫正派的同时,积极求知。
作为普通人,我们努力工作、辛苦挣钱,到底想给后代留下什么?什么才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财富?我们又在给孩子营造着怎样的家风、传递着什么样的价值观?
我父亲是农村干部,擅长说教,常不厌其烦用大小道理教育我,平日里对我们都是非常严肃,以致我们整个家属的大人和孩子都畏惧他;母亲是地道的农民,不识字,她用勤劳、朴实的行动和厚重的母爱感化我。正是严父慈母的言行,引领了我正直做事、清白做人,从而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心情愉快。
我小时候,父亲在家中总是给我讲做人与做事的道理,教我做人要堂堂正正,诚实、正直,切莫撒谎和言而无信;做事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不要有贪邪之念。父亲的话,我牢记在心,始终以一颗诚实的心对待任何人和事。
父亲作为村干部,一心为人民群众服务,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心系村里的老百姓。担任村干部期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耐心细致的说服、公正正直的处事,较好的平息了大小群众各种纠纷,使得事态迅速得以平安处理,让他们家庭和睦,妯娌和谐相处,婆媳关系融洽。爸爸工作时的为人处事,深得领导放心和群众的赞誉。
我母亲在学堂只待了两年的农家妇女,没什么文化(当时条件艰苦也只能辍学在家照看弟弟妹妹),用勤奋的双手、温暖的心、朴实的为人托起了我们的家。她吃苦耐劳,独自扛起持家重担而不叫苦和累,让父亲安心工作。母亲的行为潜移默化我养成爱劳动、不怕吃苦、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性。
在那个年代,她宁愿自己少吃一口,也不让我们兄妹挨饿,并告诫我们不要去偷食别人的花生、红薯、瓜果等;情愿自己多干一点,从不让我们受苦。星期天和放寒暑假的时候,母亲要我们参加劳动,体验农民的劳动生活,从中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在一次次实践中,我学会了割谷、插秧、挑草头、摘花生、锄草等农活,为母亲减轻劳动强度。
做了母亲的我,深知父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且一生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中的标杆。我父母的爱家、爱劳动、热心助人、勤劳持家、善良真诚的品行,就是我家的家风家训,胜过读书万卷。它指引我为人处事,克勤克俭干好工作持好家,为人类和谐、发展大展宏图,奉献人生。我也会把父母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发扬光大,传承不息。
家风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在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自然流露,而且在磨难面前这种品质更是难能的可贵!“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就如一把尺子,度量的是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的是人的一生一世。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尺度或有高有低,内容或各有侧重。但良好的家风,实质与内涵,却是一致的。好的家风,从培育好的习惯开始;好的习惯,从明白道理开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