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分析了阳明少年的特别之处,而这一篇文章,让我们根据阳明少年的特别之处,去看看他会有着怎样特殊的青年时期。
阳明十八岁那年,到了广信去拜访了大儒娄凉。与娄凉的谈话中,阳明意识到了“圣人必可学而至之”,这里的“学”,是指学习朱子的四书五经。也就是说做圣人需要朱熹的学说。阳明对此是非常认同的,因为这好吻合了阳明的圣贤梦。
朱子强调,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在一草一木之中,可以通过格物来悟到这些道理。于是阳明就找来父亲庭院中的竹子,对着竹子就那么看了七天七夜。最后没有格出任何东西,反而自己大病一场。于是阳明得出:圣贤是要有天赋的,向阳明这样身体不好的学者,也许做不了圣贤。这件事对于阳明的圣贤梦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之后阳明就去学习辞章和骑射了。不过阳明并其实没有真正放下圣贤梦。
阳明在这个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进入朱子的学说。阳明把朱子所说的“道”外化了,像是一种掰开竹叶子就可以看到的。虽然朱子主张要向外求道,但是“道”本身,并不是长在物上边的。
那么,为何阳明要学习骑射的学问呢?有一个原因是当时边疆战况紧急,但是最重要的,是阳明有着圣贤梦。儒家圣贤分为“立己达人”两个方面,而骑射之习,就是“达人”。父亲是不支持阳明这样做的,因为父亲的眼界,只停留在理性的层面,或者说是具体的“术”,而阳明,得到了更高位的道德层,关注的是术背后必须起到引领作用的“道”。
在学习辞章一段时间后,阳明觉得辞章也不能帮助他达成圣贤梦。整天写华丽的文字,并不能让阳明成为圣贤。遇到这一困境后,阳明求助友人,不过也没有得到解答。有一日,阳明偶然看到了朱子上疏的奏章。朱子认为,人的心中是有瑕疵的,我们要抹掉这些瑕疵。而消除瑕疵的方法,就是循序渐进,愈来愈深的学习,读书,之后,再去学习任侠什么的,这样,才可以成为圣贤。阳明其实是非常认同朱子的这一观点的,因为朱子的理论,可以让他成为圣贤。于是,阳明就开始学习朱子的学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明越来越沉迷于朱子的学说,开始如痴如醉的读书,熟背四书五经,慢慢贯通所有知识。但是阳明发现,虽然自己已经贯通了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与他自己都是没有关系的,并不能融入到生命当中。换句话说,不能让他的心,成为圣贤的心,不能实现圣贤梦。也就是物理和吾心一直是分开的,并不和一。
阳明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到如何了才能贯通,这导致阳明很沉郁,甚至旧病复发。于是,阳明到了山林中,学习神仙之习。
其实青年时期的阳明最能启发到我的,是他的立志。是什么让阳明最初去格物?是圣贤梦;是什么让阳明放弃朱子学说?是圣贤梦;是什么让阳明学习任侠,骑射,辞章?是圣贤梦;是什么让阳明再次捡起朱子学说,但是再次放弃?还是圣贤梦。我们可以看到所有阳明的作为,都是在围绕着圣贤梦进行的,可见对于意气风发的青年,立下一个可以围绕的“志”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