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课堂中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彩色的梦》,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诗歌,孩子们特别喜欢这首诗歌,尤其是诗歌的第二三小节,孩子们都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把它画了下来,还都背诵了下来。这首诗歌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就是仿写第二三节,所以就留了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仿写训练。
第二小节:(课文原文)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第三小节:
在葱郁森林里,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
一、理解题意
题目中第一个问题是: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彩色铅笔能画什么呢?第二小节中画了草坪、野花、天空;第三小节中画了森林、雪松、小鸟、小屋、烟囱、太阳。课文第二、三小节中,小作者画的都是景物,还可以画哪些景物呢?还可以画田野、池塘、小树、小桥、河流、小山、翠竹、溪水、桃花、柳树、房屋等,第二小节的2、3、4行的特点是句式结构相同,第5行的特点是运用了三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起强调作用。第三小节写了两句话,第一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分三行写;第二句话是用儿童话语写的景色,也分成三行写,最后一行运用了一个破折号,也表示声音的延长,起强调作用。
那么这个仿写我教学时大致会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先读这首诗,我们要仿写这首诗,读写读写,要读在前,还要尽可能带着学生读透,是欣赏地读,审美地读,不是学生字地读,不是读通顺的读。在读的过程中,有交流,有讨论,读出这首诗为什么好。而且还要联系、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课本上的文,与脑袋里的图,要图文并茂。把自己扮演为一个诗人,还原当时的场景,身临其境地感受草的绿,花的红,天的蓝。第二步,你能不能把这个颜色的词换掉,换成一个动词,让它又变成一首诗。相同的景物,用不同的感官去感觉。不局限于颜色,视觉,其他感受都用起来。这涉及到写作的本质,我们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写下来,让别人从文字中发现并懂得这个世界。第三步,要选定一个场景,或说设定一个大前提。设定场景、前提,能让学生有抓手,写作有指向。“我”所要讲到的几样东西都要囊括在这其中,而且,它们要能够连成一个整体。不要追求每一句诗很好,而要追求几句诗摆在一起整体效果很好。选定了场景之后,可以讨论下,在这之中有什么好写的景物。
二、仿写举例
第二小节仿写:
(一)
脚尖滑过的地方,
一排排楼房,高了;
一条条小河,清了;
一座座小山,绿了,
绿——得——醉——人!
(二)
脚尖滑过的地方,
一朵朵桃花,红了;
一条条柳枝,绿了;
一条条小河,清了,
清——得——见——底!
(三)
脚尖滑过的地方,
混浊的河水,清了;
光秃秃的大树,绿了;
灰蒙蒙的天空,蓝了;
蓝——得——像——一块水晶!
(四)
脚尖滑过的地方,
无数的海鸥,飞了;
无边的大海,蓝了;
大片的沙滩,黄了;
黄——得——发——亮!
第三小节仿写:
(一)
在蓝蓝的大海上,
鱼儿排成队,
请海鸥伴奏。
在大大的渔船上,
飘出饭香,
又香——又甜!
(二)
在辽阔的草原上,
牛羊成群,
请风儿伴奏。
大大的帐篷里,
草原牧民在舞蹈,
欢歌——笑语!
诗歌的仿写是有难度的,仿写时候要重内容轻格式,先让孩子理解题意,说一说内容,然后把内容按一定的格式写下来。对于仿写能力偏弱的孩子,要多摘抄优美句子来背诵和仿写。仿写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必须不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