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全领域。扫一扫微信成为当下最流行的交流方式。逝去的才是最珍贵的。手迹,可以用来追忆。微信,往往不能……
信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们传情达意的主要方式是书信往来。几页信笺,数行文字,一纸信封,八分邮票。走到邮局寄信时的种种设想,期盼回信时的种种焦灼。繁琐而漫长的过程,拉长了岁月。
初中时代,流行交笔友。杂志上看来的,收音机里听来的,但凡自认为兴趣爱好相同的,寄信一封。出于礼貌,对方回复的居多,往来几次,或石沉大海,或索然无味,能长久保持联系的便没有了。我记得当年有位闲林中学的笔友,我们的书信内容是相互赠诗。对方寄来一首《三角帆》,我寄去一首《小草》,在青葱岁月里讨论理想与未来。有位仓前中学的笔友,因一面之缘,书信往来,讲太炎故里的趣事,讲初中毕业后的学业打算。有位博陆中学的笔友,我们相互投稿,在各自校刊上发表对方的文章。还有一位临平中学的笔友,钢笔字灵动潇洒,是学校传达室里的一道风景,羡煞旁人。
在外省读书时,家书成了与父母沟通的主要方式。父亲的谆谆教诲,我的如实汇报,加之每月或隔月的汇款单,把四年学业定格成为永恒的记忆。从思乡情浓到他乡情结,从学习生活到择业就业。课余时间,同学们几乎都在写信,给亲人的,给同学的,有的同学也会在课堂上偷偷地写。那时候一封信的旅途在十天以上,除了食堂,学校传达室是最拥挤的地方。那时候开始流行电脑。我用DOS系统下的WPS给父母写过一封信,编排好打印出来,表达我学会用电脑打字了。
贺卡
贺卡流行了很多年。生日卡、贺年卡、明信片。不同的款式,不同的图案,稀疏的文字,诚意的祝愿。
初三那年,生日那天,收到了班里同学43张贺卡,这是至今未曾刷新的纪录。后来每每出差,就会买回当地的明信片,盖上当地的邮戳,留作纪念。
一段时间里,公务贺卡,铺天盖地。元旦春节,相互寄送,寄了无关紧要,不寄唯恐失礼。这样的互赠贺卡成了无形的负担,那种只有印刷体没有手迹的贺卡成了垃圾。到了2013年元旦春节,终得清静。
偶然一天,朋友到厦门鼓浪屿游玩,手书一张明信片给我寄来,我夹在书里珍藏。在大家不再寄送贺卡的年代里,朋友这般用心,一般人做不到。
笔记
入行时,有位老师跟我说,凡是开会,或是领导交办事情,你都要笔记本在手。这样做一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是让人感觉到你的认真。于是,记笔记成了工作习惯,从第一个单位一路走来,笔记本满满一大箱。闲时翻看,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
协议
我至今珍藏着一份协议,那是2000年我参加工作当代课老师,同校领导签订的用工合同。当年的月工资580元。
同学录
有位老师,在我的初中毕业同学录上,用钢笔写下一段话:热爱写作就是热爱生活,坚持自己的爱好,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