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期间雍凉两地饱受异族侵袭,羌胡之人在这里作威作福,但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彪悍的民风,带来了虎步雍凉的名将,也催生了一批悍将,如张绣。
北地枪王?
一些民间传说里,把张绣捧成了北地枪王,这倒是个响当当的名头,还是武术名家童渊的开山大弟子,有一手绝活“百鸟朝凰枪”,当然以上看着开心就好,民间轶事罢了。
说说活在史书里的张绣,“北地枪王”对了一半,他是北地人,生在凉州,与贾诩算是老乡了,贾诩40多岁才出现在历史舞台,这前半生两人说不定还有些交集。
张绣呢也算个勇士,当年张绣还是个县官的时候,有一伙儿贼人作乱把他的县长给干掉了。那时候一万人以上的县设置县令,一万以下的都是县长,虽然这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张绣也没有善罢甘休,没过多久就给他的老领导报仇了,老乡们也觉得他很讲义气,张绣也顺势拉拢了一批人,江湖上从此多了一号人。
张绣有个叔父叫张济,早年跟着董卓四处浪,董卓死了又帮着李傕夺了洛阳,李傕投桃报李给了他一个“骠骑将军”的职位玩玩,这个位置也没多重要,就跟刘备称帝后张飞的官职一样而已。
宛城风云
后来张济死在战场了,张绣就继承了叔父的兵马,以凶悍闻名天下的西凉兵。于是张绣又找了个靠山,他投奔了刘表,刘表倒也没想象中那么庸碌,安排张绣去替他守宛城,也是荆州的门户,过了不久又多了个谋士——贾诩。
不过在乱世中想过安稳日子并不容易,曹操清扫周边势力,第一个要拿来开刀的就是张绣。曹操其实两征宛城,把《张绣传》与《贾诩传》合在一起就是完整地记载了。
有趣的是,曹操第一次征讨时损失惨重,反倒是《贾诩传》里对此只字未提,贾诩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会不参与张绣的决策呢,然而陈寿表示讳莫如深,对比下贾诩和张绣的下场就懂了....
曹操第一次征讨,大军刚到淯水河畔,张绣就表示要投降,所以曹操也没带多少人,就带着儿子过来感受下气氛,还有寸步不离的保镖典韦。毕竟张绣都说要投降了,曹操也想表示下诚意,顺便展示下爱才之心。
本来一切都挺正常,偏偏曹操看上了张绣的叔嫂,也就是张济的遗孀。张绣肯定接受不了别人说他靠女人上位,而且他的军队还是从叔父那里继承来的,这要传出去连叔父遗孀都保不住,实在没脸做人了,张绣就一个表现“绣恨之”,张绣这不爽啊曹操分明是在搞事情。
而曹操还没停下他的小动作,有两件事,一是听说张绣怀恨在心,曹操就准备干掉张绣“密有杀绣之计”,二是曹操挖墙脚,对象还是张绣的亲信胡车儿,亲手送金子给人家。第一件事泄密了,第二件事更让张绣惊惶不安,这分明是要买通手下人干掉自己呀。
两次击败曹操的人
于是张绣决定先下手为强,他采用了贾诩的计策,带着兵马出门,骗曹操说“我的车太少了,还是让士兵把盔甲穿在身上吧”。曹操可能正忙着享乐呢,就由着张绣去了,这也是天赐良机,张绣直接发动叛乱,把曹操打得大败而归,还把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的命都留在这了。
这样的损失对曹操来说肯定是痛彻心扉,一个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家业的人,另一个是贴身保镖,关键时刻能救自己一命的人,这一下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张绣第二次击败曹操,主要是依赖贾诩的计谋,随后张绣还归降了曹操,投降了与他有杀子之仇的曹操...曹操是表现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亲切地给张绣举行了一场接风宴,还结为儿女亲家。
甚至张绣的封邑达到了足足2000户,在当时整个曹营没有比他封邑更多的人了,或者说一个量级的都没有,“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连个千户级的都没有,偏偏张绣有2000户,何等的殊待。
一切看起来都皆大欢喜,然而张绣没过两年就死了,《三国志》说张绣死在了出征路上,《魏略》说是曹丕逼死的张绣,理智上相信《三国志》,感情上仁者见仁吧。
这一辈子,战将以上,诸侯未满。
看官如感兴趣,三国系列都在这里了
三国流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