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翻看自己冬令营时候的日记,本已沉浸在记忆深处的回忆随着文字一点一点的清晰
2018.2.24
现在是凌晨一点多,怕自己忘记这种感受所以不愿去睡下,两个多月的营地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晚上的时候,梦想教室里上演着每一期都会有的营地达人秀,这个活动贯穿了松花湖所有的营期,无论是12月只有9个人的表演,还是1月份上百人的竞争,如今最后一期了,还是欢声笑语,还是热闹非凡。我独自坐在舞台的角落,有时录录视频,有时看看观众。在所有的喧嚣和热闹之中,忽然就想着明天的离别。明天,孩子们走后,这里,营房里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年前最后一期营结束的时候,我一个人整理仓库,将所有的物资整理归类,看到仓库干净整洁的样子,也会想,最开始的时候,这里是否也是一样的脏乱,后来呢?因为有了人,有了很多很多的人,所以才会一点一点变得不一样。
小米同学转了很多家长的反馈给我们,一股脑都是各种夸赞,可是我们人人都清楚,除了夸奖,我们也受到投诉。记忆里最深刻的是自己带亲子营的那一期,当时的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引来家长这样的质问,悲哀的是我回答不上来,更悲哀的是我不知道向哪里寻求帮助,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就像那时候在学校实习的时候一样,我信赖的人啊。偏偏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回头看去却空无一人。如果有人能在那种境地里帮我解围,如果有人能帮我说一句话,是否一切都会不一样?可是,没有如果,时间不会改变,人也不会改变,面对这些状况,我毫无招架之力。
我害怕面对别人质问的目光,无论背后是否是我的问题或责任,我害怕别人否定我所做出的努力,就像大学的田径老师,在我一次次摔在跳高的垫子上时,露出嘲讽的目光一样,我明明那么努力,明明那么害怕地在坚持······我追逐着别人的肯定,我急不可耐地想要找到这点光明。而另一方面,小玉说得没错,这种急不可耐反而说明了自己内心的自卑和胆怯,自卑到我从未真正相信过自己,自卑到需要依靠别人来安慰自己。
后来看了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的时候,我突然明白,自己或许也属于这么一群人。
在冬令营开始之前,我还在一直问自己,我这样的人是否适合营地,我羡慕那一群阳光快乐,始终积极向上的人们。所以无论会坚持多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这种快乐是我用来讨好自己的,现在是,以后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