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当彩妆柜姐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形迹可疑的小姑娘。
一大早她来到柜台,看上去只有十四、五岁,脸上的大浓妆七零八落,假睫毛剩了一只,眼线晕成了熊猫眼,口红残缺不全。
身上的吊带裹不住她羸弱的身材,廉价的高跟鞋也不能让人相信她说自己已成年。
她讲话也是颠三倒四的,一会说她的经理打她了,一会又说经理其实就是个老鸨,听得我们目瞪口呆。
在她断断续续的描述之下,我们听明白了,她是个“小姐”,靠出卖皮肉为生。但远不是电视上那种高档夜总会的小姐,是属于食物链最底层的那种。
我们看着她,有点于心不忍的心疼,劝她别做了,出来找个正经事,像我们站柜台卖卖货也是好的呀。
她摇摇头说,你们太厉害了,我不行的,我做不成的。
我们又劝,那哪怕在餐厅当个服务员也可以呀。
她还是摇头,说,那个又累又穷,我这起码一次接个活就400,还不累。
看着她乱七八糟却主意正得板上钉钉的样子,我们放弃了规劝。
我觉得,小姑娘有一点好逸恶劳,但也或许,是她所处的环境,她的妈妈桑大概就是这么洗脑的,告诉她,你不行,你除了这一行,什么都干不了。
于是姑娘恐惧了,至少干现在的工作,还有口饭吃,不是吗?
(二)
这次去泰国,我因为一点机缘巧合,接触到了泰国的一位以色情服务为生的男孩K。
我的一位朋友是K的客人,大概就像《喜剧之王》里星爷和张柏芝那样,一来二去动了感情,也感慨K的生存环境实在恶劣,朋友居然动了想帮K从良的心思。
回国后,朋友找我商量,能否在国内帮K找份工作,鉴于K只会一点简单的英语,想要在国内立足,并非易事,至少他要学会汉语。
我和朋友都问了K的想法,K说,学汉语对他来说太难了,来中国工作不现实。
朋友很无语。
其实这位朋友也是从底层起来的。
学历不高,之前混迹于夜店当伴舞和服务员,后来在他人的带领下从头学习彩妆,勤奋好学,现在成为了某国际化妆品公司的彩妆师。
大概是看着K跟自己的遭遇特别相似,所以朋友热切的想帮助他,想用自身经历告诉K,只要你愿意,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对朋友说,算了吧,他不想付出努力的话,我们再着急也没用,你当时学化妆不也挺难的么?
对K来说,如果认为学汉语比起现在出卖皮肉痛苦得多,不肯吃这个苦,那么一切都是妄谈。
K的遭遇跟上面那个小女孩一样,以他的眼界和见识,他可能不相信自己只要付出努力,是可以摆脱现在的状况的。
因此虽然现在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他也没有勇气吃下学习的苦,去改变。
(三)
我一直觉得,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带来结果。
都说穷人和富人,差得不只是财富,而是思维。
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段子说,穷人和富人吃的苦不太一样。
富人能忍受学习新知识、为做出一个事情来回奔波的苦;而穷人能忍受为了省点坐车钱徒步几公里的苦。
没错。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王健林的作息表,从早上5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深夜。
但是别忘了,他的生活有助理全权打理,就连出行,也都是私人飞机来往,绝不会忍受普通民众经济舱的辛劳。
你看你身边那些优秀的人,他们在该用金钱买机会和时间的时候,绝对一掷千金毫不犹豫,他们肯定也在自身成长上跟自己死磕,毫不松懈。
因为他们清楚,哪些苦是附加值高的,吃过了对自己有利,而哪些苦不仅毫无意义,根本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感受。
(四)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假性勤奋之中,并被自己的吃苦精神所感动。
项目拖拖拉拉,在截止日期之前不得不熬夜赶完,出了办公室拍下凌晨四点的天空,觉得自己好拼。
工资一发就毫无节制的花光,下一次发工资前吃土了一个星期,觉得自己好节俭,简直贤良淑德。
胡吃海塞后暴涨10斤,去操场跑了两公里累得气喘吁吁,觉得自己为了保持身材好努力,好不易。
可是这一切,不都是因为no zuo no die吗?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规划和责任,吃一点学习规划和日常控制的苦,完全没必要忍受后来的这些啊!
之所以要吃下这些本可以不吃的苦,根本是因为自己走投无路,别无选择。
所以啊,你想过的人生,由你吃下的苦决定。
而有选择的人生,从来不用吃那些无谓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