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节的井喷式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官宣的大型演出包含演唱会、音乐节在内已超过200多场,仅从3月到“五一”,两个月间,全国各地已涌现出近50场音乐节。这意味着,未来几乎每天都有上万年轻人在远郊的大草地上听着音乐,蹦着迪。
音乐节不仅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个释放自我、寻找共鸣的平台。他们跨越城市,只为了能够在那片绿色的草地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音乐节上,他们可以尽情地跳舞、唱歌,释放内心的压力,也可以与陌生人分享音乐带来的感动和喜悦。
年轻人渴望在周末的短暂时光里,通过几个小时的狂欢,进入一个由音乐构筑的乌托邦,暂时逃离现实的纷扰。他们期望在音乐中找到共鸣,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夏天还没到,音乐节已经遍地,年轻人甚至都不够用了。
这种增长态势背后,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音乐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音乐节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此外,音乐节作为新型文旅项目,对于地方政府和主办方来说,是一个推动地方旅游经济、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因此得到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青睐。
“音乐+旅游”是一场双向奔赴,疫情期间,演出市场和旅游市场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都迫切需要引入更为丰富的场景和业态。主办方可以借政府之力,为乐迷带来更好的观演体验,音乐节为地方旅游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双方的合作也就成为必然。
以太湖湾音乐节为例,10月1至4日,太湖湾音乐节在江苏常州市举办,总共吸引歌迷超10万人,其中近70%为省外歌迷,音乐节带动周边景点、酒店交通等效益预计实现收入近3亿元;再比如8月12至13日,小马音乐节在马鞍山当涂县举办,共吸引超过3万歌迷入场,其中有2万名歌迷来自外地!间接拉动了1.5亿元的文旅相关的消费。
这样的经济效益,无疑让各地政府看到了音乐节带来的巨大商机。
如果说这些文旅收益是直接可见的“前菜”,那么一座城市因为音乐节的服务和热情,抢占文旅C位“出圈”,让全国的网民津津乐道,可能这才是音乐节得以爆火的原因!
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吸引人、留下人,因为只有迎来“更多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消费,对城市经济的积极向好,和城市的文化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和提升。因此,平均消费300元的音乐节成了各地追随的“香饽饽”,一次音乐节,单人次消费,交通+住宿+餐饮,音乐节所带来的附加价值不可小觑。
2、音乐节质量整体下滑,市场显露疲态
入局者的爆发式增长让这个行业瞬间“繁荣”,但也暴露出了弊病。
音乐节的数量虽然增加了,但质量却参差不齐,令人堪忧。
演艺名单高度重合、统筹仓促、管理混乱,再加上摆烂式的售后服务,大量激增的线下演出数量,不仅没有使得行业往正向方向发展,反而搅浑了市场。宽容一点来看待的话,我们也大可将现如今的线下演出乱象解读为一个过渡期,在看似多到卷的演出数量里,留下来的都会是精品。
许多音乐节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忽视了文化内涵和长期发展,导致整体质量严重下滑。同质化的问题愈发严重,一些音乐节只注重阵容的堆砌,却忽视了音乐节的文化内涵和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音乐节变得毫无特色,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音乐节的井喷,算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在去年“十一”期间,全国有至少60场音乐节开演。而在疫情前,“十一”期间最多只有十几场。
然而,去年的音乐节市场就已经显露出疲态。虽然数量上有了大幅增长,但是一半以上的音乐节是不赚钱的。
音乐节的成本结构,在业内并非秘密:主要成本是艺人费用,占总成本的50%-60%;场地租赁、舞台搭建、设备租赁等布置费用,占比在20%-30%;此外还有占比约10%的营销费用,约5%的现场安保费用和约5%的管理费用;其余则是物料、前期报批、售票平台提成等成本。
音乐节的主要收入则来自票房,占比可达50%-70%;其次是赞助招商,占比20%-30%;剩余为周边商品销售等。
被《乐队的夏天》带火的乐队,演出费用自然水涨船高。通常音乐节中压轴的乐队或歌手费用最高,2019年以前大多在20万-50万元,但现在有些乐队的演出费用涨了5-10倍,有知名度的乐队没几百万拿不下来。这使得音乐节的成本不断攀升。
有多家媒体报道,以前成本超过500万元的音乐节,就能有相当的质量。现在稍好的阵容和布置,就会导致成本超过1000万元,高的可达3000万元。
然而,高成本并不一定带来高回报。音乐节的盈利状况遵循“二八原则”,目前市场中真正实现盈利的音乐节只有20%,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例如国内知名的迷笛音乐节,也是办了七年之后才开始盈利,其原因在于举办音乐节成本极高。
头部音乐节3天的营收通常在3000万元以上,中腰部音乐节大多在1000万元左右。但对中小主办方而言,这门生意没那么好做。
影响门票收入的因素很多:艺人阵容、招商情况甚至是天气状况,在成本高涨的情况下,稍有差池就会亏本。今年品牌赞助明显缩水,一来许多企业缩减市场费用,二来也因为音乐节实在太多了。
这也打破了原先独立乐队靠演出积累粉丝的惯例。如今有票房号召力的乐队供不应求,小众独立乐队则缺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而去年很多主办方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是知名度高的歌手、乐队的“带票能力”也在下降,因为他演出的年份太久了,大部分乐迷都看过了。
在老乐迷们眼里,2024年的音乐节大多毫无新鲜感。
此外,越来越多的角色开始涌入这个市场。音乐节的主办方可以不再是音乐圈内人。
音乐节已经成为城市文旅推广的利器。越来越多的生意人不再为了所谓的音乐节文化,而是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一场音乐节,他们相信只要聚集了有流量的乐队、歌手就能吸引到年轻人,赚到钱。
由于阵容、设施等基础建设的不同,以及商业化与专业性的倾斜不同,导致即便音乐节数量众多、类目五花八门,但能够称得上IP的寥寥无几。
在阵容方面,国内能够带动票房、现场演出效果好的乐队或歌手,一只手都能数完。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下,很多音乐节还在遵循“一套演出阵容适用于多个音乐节”、“一次性”音乐节圈钱跑路的大杂烩场面。
甚至除了音乐人外,配音演员、电竞选手、综艺人均可因流量站上音乐节舞台。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音乐节的质量问题愈发凸显。许多音乐节阵容重复率高,缺乏新鲜感和创意,使得观众感到审美疲劳。同时,高票价与低体验的矛盾问题也愈发严重,许多消费者开始质疑音乐节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他们开始更加注重音乐节的品质和内涵。这也倒逼音乐节主办方们去迭代升级演出产品,提升音乐节的整体质量。只有那些能够真正关注观众需求、注重文化内涵和创新发展的音乐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的青睐。
3、音乐节市场迎来主流歌手潮,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音乐节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也使观众的分化日益严重。早期迷笛以国外老牌摇滚音乐节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为纲,定义了国内音乐节“音乐乌托邦”的独特气质,致力于推广摇滚精神,让摇滚乐成为观众之间的精神纽带。然而,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加深,现在的音乐节舞台上,流行歌手和说唱歌手的身影越来越多,少见过去那种气质单纯统一的演出。
不同受众产生冲突的情况屡见不鲜。以去年11月举办的广州草莓音乐节为例,当公布阵容中有陈嘉桦、李宇春等主流歌手参演时,立刻引发了乐迷的争议。许多乐迷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不满:“为什么非要把流量歌手跟摇滚混在一起?”。
事实上,越来越多主流歌手的涌入,正是音乐节商业化趋势的明显体现。音乐节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尽管早期更多以乐队为主,但也需要票房支撑其运转。当主流歌手开始参与音乐节,这种商业气息无疑变得更加浓厚。
一场连续两天的大型音乐节,成本动辄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为了减少风险,主办方往往会与当地机构或合作伙伴对赌,尤其是在有品牌冠名或更多赞助的情况下,必须保证足够的艺人号召力和人流。因此,向主流歌手敞开怀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在几年前,有主流歌手参加的音乐节会被认为“不纯粹”,甚至主流歌手粉丝提前排队等也会影响音乐节的观感,但这几年,主流歌手参加音乐节已经屡见不鲜。
然而,主流歌手的加入也引发了关于票房号召力的讨论。到底是主流歌手能带票,还是一些大牌乐队能带票?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主办方为了对赞助商有所交代,往往需要有名气大的歌手坐镇或压轴,尽管这些歌手的粉丝可能并非音乐节的主流受众,但对票房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同时,主办方也会进行市场调查,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真实票房号召力的歌手。
音乐节虽然遍地开花,但其实已经有泡沫出现。
有些音乐节的票房表现惨淡,主办方不得不将更多的资金用于邀请大牌艺人,以吸引观众。这种现象无疑加剧了音乐节市场的商业化趋势,也让人对音乐节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4、国内音乐节掀起“国际阵容”热潮,寻求创新突破与差异化发展
当前,国内音乐节在策划上似乎陷入了创新瓶颈,主办方们更倾向于在阵容上寻求新颖和突破。迷笛音乐节、泡泡岛音乐节、阿那亚·虾米音乐节、越位音乐节等一批头部IP和新生IP,为在日益同质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纷纷引进海外优质阵容,实现演出阵容的垂直细分,从而在混杂的市场中收获了高口碑。
对于这一趋势,有观点认为,各大音乐节主办将目光投向海外艺人,并不完全是在追求国际化,而是某种程度上回归了疫情前的正常状态。一些资深promoter如今也开办了自己的独立音乐节,比如刚刚公布阵容的闪千手,大家只是开始逐渐地回到过去曾经多年坚持的阵容选择策略。
一些国内音乐人出现得太过频繁,导致观众出现审美疲劳,许多名字因在同一区域频繁出现而失去了吸引力。因此,主办方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艺人,以寻求差异化。这种“差异化”的实现,是建立音乐节IP、吸引和拓展消费群体的关键。
国内音乐节当下“卷”国际阵容的趋势,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近两年海量的音乐节使得部分国内音乐人的演出费用水涨船高,相比之下,海外艺人不仅更具性价比,还能使阵容更具差异化。其次,一些国内艺人频繁参加音乐节,恨不得80%的音乐节都上,但其对票房的拉动能力并不成正比。而海外阵容可能作品、职业能力、票房也比同等价位的国内艺人要强得多,同样的价格为什么不请点新鲜的?
然而,海外艺人的邀约并非易事。海外艺人的邀约门槛较高,不易预定。他们通常要求与主办方见面后才能达成合作,且涉及合法支付演出费用、报批以及不同国家的签证等问题。此外,大牌艺人往往提前一年多规划整个亚洲的巡演日期,不会为单个音乐节特意安排行程,也不会轻易参演没有海外艺人参演经验的音乐节品牌。
国内主办开始卷海外阵容,这一趋势既有助于破解国内音乐节的同质化难题,缓解观众对演出阵容的审美疲劳,同时也是优胜劣汰的洗牌,可能加速中国音乐节的迭代升级。通过引进海外优质阵容,主办方们能够提升音乐节的整体品质,吸引更多观众,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化”并非目的,而是手段。真正的目标是做有价值的事,即提升音乐节的质量和影响力,为用户、行业和自己创造更多价值。虽然短期内这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长期来看,这种有价值的努力将为中国音乐节市场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长远回报。
5、中国音乐节市场即将迎来洗牌时刻,差异化与用户体验成破局关键
音乐节遍地开花之后就是留强去弱。
为了跳出当前国内普遍低水准的“内卷”竞争,中国音乐节亟需从硬体搭建、艺人阵容、呈现形式到餐饮配套、周边交通、安全保障等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迭代和升级,找寻自己的破局之道。
一场成功的音乐节,不仅要关注艺人阵容和演出形式,更要注重品牌调性、商业化和用户体验的均衡。避免同质化,创造新鲜感,满足观众的新期待,是音乐节能否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对于那些渴望在音乐节市场中立足的新玩家来说,如何将音乐节做成一门长久的生意,是他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品牌调性无疑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成功的音乐节,无论国内外,都拥有鲜明的风格和调性。一个音乐节的调性不摇滚也没有问题,但将网红与摇滚老炮混搭,往往会造成风格上的不搭。现在有些音乐节很像晚会。
有理想的音乐节品牌,都会寻找阵容的差异化,形成自己IP的性格。
同时,不拘泥于流量,从受众角度出发的音乐审美追求,也是音乐节市场留存的关键。只有真正了解并满足观众的音乐审美需求,才能赢得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然而,目前大多数音乐节主办方缺乏“长期主义”精神。他们往往只关注短期的票房收益,而忽视了音乐节品牌的长期建设。音乐节不仅要利用国际艺人打出差异化,还需要以自身的特点、鲜明的IP属性、稳定靠谱的场地来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实际上也是在重塑消费者对于音乐节的消费观念与认知,有利于反哺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演出已成为普遍生活、娱乐方式的今天,音乐节和Livehouse演出所展现出的气质与调性,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因此,未来的音乐节必须更加注重差异化和用户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主办方仍然抱着“赚一波快钱”的心态,那么,不如不办。
随着市场洗牌的来临,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具有鲜明特色和优质体验的音乐节涌现,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音乐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