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2015年,时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年会主题报告,展示了一组数据:甘肃省百人以下的乡村学校有7892所,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75%,他的提问振聋发聩:我们互联网的普及水平不算差,但为什么还缺资源?我们质量还不高?公平还不能完全解决?核心就是我们现在在共享机制上还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三年前的2016年,互+计划发起“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始于四川广元微校联盟,如今每周30节直播课程、3000余所村小在线同步学习,为多年没有解决的缺少课程、缺少教师、缺少资源的问题,提供了持续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两年前的2017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学区,一根网线、一台多媒体一体机、一个摄像头,让当地数十所乡村学校及教学点的孩子们,通过网络直播上起了音乐课、美术课,“阳光课堂”正式诞生。 人民网评,破解乡村教育难题急需这把“金钥匙”!
阳光课堂是首个基于本地名师、借助网络直播、共享课程资源的案例,近两年来通过互加模式,甘肃平凉静宁县发起“启智课堂”、广西梧州长洲区发起“长洲课堂”、河南濮阳县发起“尊享课堂”、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发起“绿洲课堂”,由教育局组织并运营的地区网络直播课堂已星火燎原,有效地促进县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2019年4月9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编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正式在青岛发布,互+计划与青椒计划作为典型模式被收录,吉林、河南、甘肃等地与互+计划合作借助CCtalk助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同,刊登在白皮书各地成果案例中。互联网+如何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共享课堂”的这把金钥匙正在发挥更大作用。
甘肃静宁:“启智课堂”用教育阻断大山深处贫困的代际传递
甘沟镇地处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西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甘沟教委是全县管理学校数量最多的一个乡镇教委,全镇有学校19所,学生2090人、128个教学班,学校分布分散、地理间隔较远,最远的村小距镇中心35余里。
山高路远、沟壑纵横、校舍偏僻,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唯有依靠教育信息化发展;音乐、美术、科学、英语等课程受制于师资短缺,村小教学点依靠支教与兼任艰难“开起课”,但离“开好课”有很长距离,教学质量提升面临瓶颈。乡村学校面临的困境是相似的,教师的结构性缺编、核心素养课程需开齐开好,如何弥补和破解农村小学教育的短板,这成为甘沟教委面前一道亟需破解的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启智课堂”应运而生。甘沟镇教委借助互联网和CCtalk平台,遴选镇中心校骨干教师担任直播教师,开设了本土化的美术、英语、科学3门直播课程,分别在一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本土美术课、三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英语课和一节科学实验课,并且每个年级每周开展一节主题网络班会,实现全镇小学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启智课堂”每周还定期举行在线观课议课网络教研活动,实现了教研教改活动随时高效广泛进行。教师通过自学、网上交流、打卡总结、撰写简书、编辑美篇,不断内省、成长进步,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教师团队借助互联网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一个麦克风,这就是“启智课堂”投入的硬件配置,就可以补足乡村小学教育的短板。在静宁,互加计划与启智课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包刚主任说,“这是山区孩子通往外界的桥梁和窗口,让他们领略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点亮了村小学孩子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丢掉了胆怯和自卑,开阔了视野,找到了自信,课堂上,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诵、积极地思考、勇敢地参与、大胆地交流、信心十足地展示、毫无怯意地质疑提问……在甘沟教委举办的互加网络教学成果展示会上,全镇19所学校教师同台亮相,竞争之激烈、讨论之热烈、交流之积极、展示之急切、自我表现欲之强烈,都达到了极致,偏远乡村小学的歌声、笑声在荡漾,教室墙壁上孩子们的书法、美术作品……”
目前,“启智课堂”已经走过一整年,静宁县的六位名师承担起美术、科学、英语和六年级数学的直播教学,共计136节直播课写下了“启智课堂”从零到一的历程。谈到发起静宁县“启智课堂”的初衷,甘沟镇教委包刚主任说:“打造我们本地的互联网课堂,让山里孩子接受本地优秀老师的教育,让老师体验给众多孩子上课的幸福感,这样的课堂更接地气,更能激发老师的成长欲望,激励学生进步。把全国的优质互联网课程和我们本地的网络课程同时给孩子们开放,也让老师看到差距,激发他们不断学习和改进的信心,更好的教书育人,最终促进孩子的良好发展。”
(内容引用:《“互加计划”点亮乡村小学教育——甘肃省静宁县甘沟镇教委实施互联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包刚)
河南濮阳:“尊享课堂”创互联网完美之旅、圆优质教育共享之梦
从2017年开始,濮阳县城关镇东方红小学、黄彬小学、南街小学率先参与了互+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彩虹花晨读、夏加儿美术、韵律舞蹈、阿福童财商等课程都让乡村孩子借助互联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当年12月,第三届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在濮阳召开之后,在濮阳微校联盟的组织下全县逐步整体加入“美丽乡村”,“互加课程”让老师们感受到了互联网赋予乡村教育的新气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本身也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正是深度理解与应用“互加模式”后,为了更好地解决濮阳县偏远教学点缺乏专业英语教师的难题,2019年1月,由濮阳县教育局指导、濮阳县微型学校联盟开设的网络英语直播课堂正式启动!
早在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网络课程建设 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展网络课程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以城市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作为主讲学校,向乡镇薄弱学校推送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网络互动教学、优课录制、网络教研、视频会议、远程培训,进行“强校带弱校”的网络帮扶教学活动。由乡镇中心小学通过网络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师生进行远程授课,实现“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
濮阳教育将“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实现了常态化应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充分激发了县里名师、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成立了网师团队、助教团队,开设了“濮阳英语”、“濮阳生命尊享”两门地区网络公益课程。乘着“互联网+教育”的东风,彻底摆脱小规模学校无专业教师的困境,濮阳教育结合自身实际,与互+计划深度合作,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根网线,让山里的孩子与世界相连;一根网线,让城市和农村共享教育资源,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微型学校联盟董青岭秘书长说:“生命尊享课程体现了生命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是一种生命智慧的教育。期望全县学生上好网课,使全县的安全工作提升到新的台阶。在生命尊享课程开课典礼上上线达到704人,全县互动,统一授课,赋予了对孩子们生命教育的关爱和引领。”
在“濮阳县微型学校联盟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规划会”上,县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申建民以“感动”、“感念”、“联盟”三个关键词作总结发言,现场一首即兴诗道出对联盟工作的赞许和期望:
曾经灰暗无旨趣,
尔今网课有荣光。
同读共写生智慧,
狮子青椒入厅堂。
校本花开红胜火,
最是成长众儿郎。
微笑联盟同进步,
乡村教育看濮阳。
——濮阳县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申建民
(内容引用:《濮阳英语丨子弹打在靶上,奇迹源于用心!》,内容发布于濮阳县教育局官微“龙乡教育”)
广西长洲:一根网线连起共享教育,互联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打开电脑,全国名师、全区名师就走进了班级教室;一根网线,让区域内的学生共享多彩未来,这样的课堂已经成为广西梧州市长洲区的常态课堂。缺少图、音、体专任教师,学科课程资源不足,一直是长洲区偏远乡村小学的现状,为破解乡村学校师资、课程资源不足等难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长洲区去年开始启动实施“互联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计划。目前,该项目全部覆盖辖区32所学校,12个教学点,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同上一节课。2018年初,长洲区“互联网+教育”成果,代表广西在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进行交流展示。
“授课不收一分钱,我们只需要安排一个老师做助教,就可以给孩子们上专业的音乐课了。”寺冲小学副校长张英妮说,学校通过将网络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融合,设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有效缓解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等难题,大大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目前,长洲区共有32所学校和12个教学点,其中29所学校和12个教学点在农村。长洲区教育局项目办主任苏志宁说,“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特别是图、音、体专职教师的欠缺,成了长洲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7年5月,长洲区率先在梧州市实施“互联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计划,并在当年秋季学期在城区各所学校铺开实施。依托“互联网+教育”的模式,结合本地实际,通过CCtalk在乡村学校统一开设音乐、美术、科学、书法四门网络直播课,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让城市和农村孩子同上一节课。
人才是关键,长洲区实施网络名师培养工程,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接受专业、系统的教育信息化技能培训,着重提升教师课堂直播教学技能,培养了一批在线“种子”名师。互联网打破地域时空界限,缩小城乡差异,在云端学音乐课、美术课、绘本课、科学,均可成为现实。该区的在线直播课堂,还通过互联网共享到了苍梧县、藤县部分边远山区学校。长洲区教育局局长梁军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互联网这个科技手段,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优质资源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梧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2200年建城史,是粤语、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长洲区是梧州市最年轻的城区之一,位于梧州市城区西部,毗邻广东,与粤港澳一水相连。与这个城区的年轻朝气相对应的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品格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均衡的决心,正如梧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玮在长洲区“互联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现场推进会上讲话时提出:“锐力教育,有一种精神叫‘沪江精神’;借力沪江,有一种速度叫‘长洲速度’;发力均衡,有一种担当叫‘时代担当’”。
(内容引用:《长洲区实施“互联网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计划,一根网线连起共享教育》,发布于《广西日报》)
新疆麦盖提:“绿洲课堂”助力教育事业砥砺奋进
2018年4月10日,在证监会办公厅扶贫办的指导、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支持下,麦盖提县教育局与互+计划深度合作,“麦盖提国语双师课堂”正式启动,支持小学一年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助力教育扶贫、推普脱贫。针对推普脱贫工作的重要性,根据部编教材及大纲,结合本地教师与学生的基本情况,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集体智慧定制课程体系,最终目标实现南疆地区名师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其中麦盖提县“绿洲课堂”的开通意义深远。
2018年9月3日,麦盖提“绿洲课堂”正式启动,以本地名师为师资开设网络直播课堂,弥补教师不足的难题,共享优质教育资源。10月底,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师训办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启动了“绿洲直播课堂”对全县的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师进行教材教教法培训。通过“本土培训”和“线上培训”的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们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截止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前,开设音乐课43节、美术课44节、书法课8节、生命与安全课18节、专题教育(消防、预防传染病)2节,共计115节直播课,达到510个班级、近30000名学生同上一节课的规模。“绿洲课堂”组织本地名师与援疆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绿洲课堂本学期进行了60节教师网络直播教研,极大地提升了本县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与信息化素养,成为南疆地区首个教育局网络公益课程的典型示范地区。
麦盖提县第二小学阿提古·艾海提老师是绿洲课堂的音乐老师,为全县一年级的孩子们授课。她说,“打破传统教学的师生对话。通过绿洲课堂教学,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抓好直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这是重中之重。为此这次直播课堂更好地让他们理解歌词,感受歌曲情绪,我便通过表演、比赛、配打击乐器、作舞蹈动作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这样不仅掌握了解乐谱知识,而且兴趣倍增,课堂气氛灵活多样,让他们学的非常轻松,同时在让动脑筋,编动作,节奏的过程中,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思维火花。”
从输血到造血,麦盖提县教育局仅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巨大的教育转型,这得益于证监会扶贫办长期的支持、得益于深交所对口帮扶的持续推进、更得益于全体教师的精诚合作。2019年1月22日,互+计划正式启动“N师学院”,麦盖提绿洲课堂的十位网络主讲教师全部参与培训,这意味着麦盖提名师与全国名师在互联网时代站上了同一个赛道,这将成为南疆地区网络教育扶贫的引领者与创新者。
麦盖提县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魏伟表示,“网络课堂开设以来,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明显提升,对国家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明显增强,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我们下一步,更好地去发挥“网络直播课”对麦盖提县教育教学的辅助和助力的作用。”
网络直播解决了全县小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新学期开学,面临着师资短缺,特别是小学科专业教师短缺的现状,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调动各科室的力量,集结全县小学科专业教师的优秀资源,利用“绿洲课堂”网络直播的形式实现对全县小学科的课堂教学实现资源共享,不但解决了教师短缺的现状,还缩小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差距,较大调动了农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内容引用:《“绿洲直播课堂”助力教育事业砥砺奋进》,发布于麦盖提县委宣传部官微“麦盖提零距离”)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坚持“扶贫必扶智”,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根网线、一块屏幕的背后,不仅仅是有了设备、有了课,而更重要的是有力度的机制保障和有温度的持续运营,静宁、长洲、濮阳、麦盖提四个典型的区域网络名师课堂案例中,不仅在县里组织了一批优秀的网师,也从一线乡村教师中报名、选拔了一批志愿者担当助教的角色;不仅从县教育局以文件的形式统筹推动了网络课堂的计划,也从每一天每一条打卡的回复中关注课程反馈、鼓励老师,打造更有温度、更无距离的共享课堂。互联网如何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破解乡村教育难题,“共享课堂”这把“金钥匙”正以技术与人的合力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