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永刚
在中国买房的仍然是有钱的在继续在买,没有钱的老百姓仍然买不起。有的小区的房虽然已经售完,但是空置的,没人住。房价高是事实,有泡沫也不假,但是我们终究逃不过羊群效应,而且总不能一辈子不买房吧,总要生活的,可怜的是对房子刚需的人,背后确是炒房者受益……
在现有的经济现状过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个体参与人受制于制度,也受益于制度"。有限的资源、资金在在高度不确定的混沌状态下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有意义的决策的。通过限制,制度降低了不确定性,使得选择成为可能。制度通过协调大家的信念,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里,帮助人们节约了决策所需的信息加工成本。买房也是如此,众者也总是站在房市政策的前言观望,以期见缝插针。
同样是买了房子,对一部分人而言,站在楼顶上的生活能眺望到诗和远方。而对另外一部分人而言,它让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今后的苟且,以及再也看不懂的诗和永远也到不了的远方。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家和万事兴”。虽然每个家庭的成员构成都差不多,但日子却过得家家户户都不同。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我觉得不幸的人们总是相似的,而幸福的群体却各有各的想法。
生物活着的本能动力是趋利和避害。只是趋利和避害是两种不同的方向,趋利属于积极自主创造,而避害是被动消极应对。从而,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态度呈现出截然不同。在中国,大众的潜意识中对资源的缺乏恐惧在历代变迁中形成。也就是说,在若干年前,不管是中原大地、还是祖国边陲,胡汉纷争、朝代更替,每次民族的融合统一必然伴随着战乱,民众惶惶不安。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吃不饱和穿不暖,因为人为或自然条件的恶劣,一度形成内心对生活资料的恐慌,这样的恐慌形成了对外占有物资的强烈愿望。房子也是一样,与其说之传统观念中注重家族传统、落叶归根,人活一世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倒不如说是内心对于不确定的恐惧在作祟。
安居,对于城市的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让普通市民,特别是城市低收入群体住上满意的房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努力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若能如此,则可以预见,中国的房价将会回归自然。而人民必将是人人有房可住,人人都能得到安居,人民对这自己的国家会更加的热爱,是因为这片土地与他密切相关,而且给予了应有的基本名份。
也许,真实的需求不是业已存在的,而是创新激发的,一个活跃与充满效率的供给可以创造需求。而刺激出来的需求所对应的供应必然是懒惰的投资,他们只需要对数量负责。而创新创造的需求对应的是质量与新奇,因而也是可持续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下对房子的需求也是虚假的,这并非源自居住的需要更像是对通胀的恐惧,当它耗尽了人们的财富,有一天你不仅发现需求不见了,连供应也会停摆。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文明的农业国家,丰富的农耕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国的统治阶级深知生活在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的人民,是怎样渴望对土地的占有欲望和支配欲望的。回顾中国历次的改朝换代政府更迭,旧的统治阶级被失去土地的农民所推翻,新的王朝在成立之初,深刻体会农民的力量,在王朝建立指出,都会给予农民相对优厚的土地政策。这样失去土地的农民暂时得到了生存之本,国家也得到了片刻的喘息,社会也随之稳定。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位置的日益重要,全球——不仅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日益聚焦于中国的新社会制度/结构,及其子系统之间的运作关系。中华民族奠基于农业文明,注重安居乐业的传统价值取向非常关心住房问题。“恒产者恒心”,“住者有其屋”历来是中国人牵情动心的基本需求之一和中华梦的主要内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居者有其屋”的深刻关怀。要让房子成为人居住的心灵家园,要让房子回到那些需要住房的人手里,这需要中国房地产制度的重构。而房地产政策从“经济政策”回归到“民生政策”,是制度重构的提前和基础。只有房子不再成为稳增长的工具和地方政府创收的手段,房地产市场才有可能真正健康,房子才有可能回归居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其目的是让房子回归“住”的本质属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本身就明确了房子的属性,大家也能明显感觉到,很多地区尤其一些发达地区,房价高的离谱,这明显的与国家提倡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相违背,同时不符合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规律。倘若杜甫泉下有知,听到这句大白话,一定会感动地痛苦流涕!大道至简,诚哉斯言!最简单的话道出了杜甫一生的梦想,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最朴素的中国梦:居者有其屋!
2017.10.27 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