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那么敏感
如同画家生前其作品无人问津,死后画作却常常变得价值不菲。这大概这就是人性:永远在意那些逝去的东西。2014年4月,渡边淳一逝世,此后一段时间各个书店的显眼位置都是他的作品,封面皆是恨不得溢出来的硕大头像和“渡边淳一”这四个大字。时至今日,渡边淳一的大名想必也是如雷贯耳了。虽然他没有村上春树陪跑诺奖这么有聊的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貌似读过一两本日本小说的骚柔小文青大概都能晓得《失乐园》或者更为男女读者欢喜、满足两性窥探欲的《男人这东西》和《女人这东西》。说实在的,如果得空,我还是很想去钻研下后两本的。
日本的小说常常被称为“私小说”,它们在洞察人的心理方面可说是无微不至。这得益于日本人在琐事上的精致用心,哪怕是一粒白米、一瓣樱花都讲究其与人心的“羁绊”或者“匠心”。话说回来,福祸相依,外界的一波涟漪或许也能激起日本人不小的感情起伏。“日本男人如果下班很早回到家里,妻子会觉得丈夫没有认真工作,仿佛没有为了共同的未来努力一样”,很多对日本感兴趣的人大概都会提到这么奇葩的一点。日本人是那个膏药旗引导下的一颗螺丝钉,被嵌入复杂的“洋葱头”文化中,过分受制于集体和外界的评价与影响,尤其在当下疲软的经济和灵魂赶不上身体的欲流中。这也难怪富士山的树林门口赫然立着牌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想不开的时候千万再想想父母兄弟老婆孩子,您要是心里别扭,别一个人憋着,真要想死,先找人商量商量吧。”
世界大同,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也开始听到越来越多的自杀悲剧。还有什么比活着更珍贵呢?应该没有,但是有比活着更痛苦的事—感觉忍受屈辱、不堪地活着。至于走到绝望的地步,大概是我们对于自身及周遭过于敏感、过分在意。
“钝感力”—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专利发明,“写情圣手”赐给我们一碗配方独特的鸡汤—《钝感力》。“钝感力”这个词若仅仅顾名思义,头脑里大概浮现一个呆瓜木讷、手足无措的相亲男青年形象吧。渡边也承认这一点“一般来说,提起迟钝这个词,人们头脑中联想到的都不是好事”。就像我们看待内向与外向这两种性格有失偏驳一样,我们对“钝感”的差评让“我们丧失了某种才能”。
何谓钝感力?这是一种身临复杂环境也能泰然处之的能力。拥有钝感力的人不会因天气骤变而觉不适,不会因嘈杂喧闹而感烦躁,不会因他人的冷嘲热讽而失落消沉,不会因上司的无理责骂,而气馁抑郁。钝感力会屏蔽周边不利刺激,让人始终保持喜悦、平和的心境。
十年从医经历,渡边“重新做回医生”从他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中告诉我们有益的钝感力对我们的身体器官和生活是多么重要。这本书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纠结缠绵的故事。除了以敏感的文坛新秀O先生、“唯唯诺诺”应对“嘟嘟囔囔”的札幌大学附属医院的S医生、西新宿酒吧里大嗓门儿鼓励作家的妈妈桑、当今画坛无人不知的A先生、肠胃出色钝感的小A、在意牙膏管的中年夫妇、日餐派的K先生、感叹“要想把爱情进行到底,没有钝感力的话,根本行不通啊”的S子小姐之外,它或许会让你感觉更像医院里的一本健康宣传册子。
《钝感力》从身体器官以及爱情婚姻两大方面阐述了钝感的意义,平淡朴实地像不施粉黛的姑娘。如果这本书将故事曲折离奇、文艺清新到《好吗,好的》那种地步,或者披上一个东野圭吾悬疑推理的外套(类似《解忧杂货店》),应该会火遍街头巷尾。凉白开没有刺激的口感,永远纯天然,没有添加剂,如此书,不会给你血脉喷张的冲动、焕然一新的顿悟,却像一枝垂向心湖的柳枝,随微风搅动水面,总在字里行间让你若有所思。
这世界上不只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还有一种才能叫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力,而这种才能可能是生活中更为重要的才能。记得之前受同事推荐,追一部韩剧《请回答1988》。剧中阿泽的父亲和狗焕都是淡定沉着的人,喜怒很少露于形色,只有因为心爱的人才会变得无措,狗焕也是很多观众喜欢的角色。在我们父母辈们的家庭生活中,总会看到一方故作糊涂,对另一方的犯错装作不知情的样子,那种奇怪的默契就是钝感力。能量是守恒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对于外界的点点滴滴、繁杂琐事皆敏感纠结,哪还有心思放在重要的人和事情上面呢。相反,同学D的朋友圈总是凄凄惨惨戚戚,真让人怀疑她是不是黛玉转世,她家是不是天天落英缤纷,得她天天葬花。她确是缺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钝感力,想必开心的日子不多。
时代变迁,只剩下了回忆里的“从前慢”,如今车马飞快,我们被裹挟进分分秒秒里,对时间要敏感,对他人要敏感,恨不得时刻留意随意飞过的一粒尘埃。渡边淳一说“在众多的钝感力中,核心代表是睡得好”,很多深夜的不眠,衰弱的神经就是因为太过敏感。
《钝感力》值得一看,会让我们认真想想我们要不要那么敏感。
-----------------------------------------------------------------------
本文作者:秦豫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每周六晚,准时与您相约~
更多精彩原创文章(书评影评、诗歌散文、哲学宗教、旅行美食)、请戳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时光》,同时欢迎大家踊跃加入、投稿、分享和交流(可通过后台留言)~
《时光》2017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