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50)——第三章第一节 蜀郡都督
在马谡和冯纶离开之后,诸葛亮怅然若失地瘫在坐席之上,眼神里充满了痛苦之色。
自入蜀以后,他日夜操劳国事,常常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几年又偏生大事频发,人才凋零,国事千丝万缕,都需要他亲自去操心过问。因此,虽然已经到了四十三岁的年头上,他却只有诸葛果这一个女儿。若不是他远在东吴的兄长诸葛瑾顾念兄弟之情,将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他,诸葛亮这一脉香火怕是真的就此断绝了。
因为没有自己的儿子,诸葛亮才加倍地将心思放到身边这些年轻人身上。他曾经起过让庞统遗孤庞宏传承自己衣钵的念头。可是庞宏生性怯懦,行事犹疑,这种性格很难让诸葛亮满意。于是,渐渐地,诸葛亮便只安排庞宏做一些文书相关的事务,再无将军国大事托付于他的打算。
然而,此时此刻,他的心里还是充满了自责。这种悔恨交加的情绪,究竟是出于对庞统军师的愧疚,还只是因为自己之前对庞宏失去耐心,转而冷淡的态度?诸葛亮自己也不是十分明了。
他极为疲惫地再次闭上了双眼,脑子里突然涌出了一个念头:“不论朝廷坊间在日后会如何批评议论,我眼下也一定要尽力施救,让巨师免于死罪。”
正胡思乱想着,书房外门吏又来禀报:“丞相,军械司主将国舅吴懿来见。”
“哦,是吴懿来了。”诸葛亮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身材高大、膀肥腰圆的雄壮身影。可惜,这个之前曾指挥几万人的蜀中名将,眼下却沉湎于酒色之中,坏了昔日的名声。吴懿是诸葛亮今日约谈的最后一位成都军营将领。本来,诸葛亮已经打算越过这个早已不再理事的荒唐国舅,直接去会见军械司副将王平。不料王平却因为此事没有得到中都护府的军令,拒绝到相府前来拜见。诸葛亮久闻王平行事有些死板,倒也无可奈何。正巧又想起之前马谡曾向他汇报过吴懿热心协助冯纶进军械司查案一事,心想倒不如借这个机会当面向吴懿表达谢意,恭维拉拢一番。吴懿毕竟是太后的兄长,鲁王的舅父,若是有他支持,说不定多少也能给自己推举赵云做蜀郡都督的奏折加重些分量。
不过,寄希望于一个几乎已经完全脱离军务的国舅,这个想法是不是有些太过天真了?诸葛亮心里一阵苦笑。事到如今,如果想要在与李严、射援以及糜威三人的角力中取得胜算,他不得不死马当做活马医,尝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了。
“哦,是吴国舅来了,快请国舅进来。”他睁开眼睛,平静地向门外吩咐一声。
“是,丞相。”门吏依言告退。片刻功夫,书房门外便传来一阵矫健有力的步伐。诸葛亮隔着门窗望去,只见一个高大威武却满脸堆笑的中年大汉正甩开大步从外院进来,此人正是国舅吴懿。诸葛亮吩咐护卫不必例行搜检。吴懿满面春风,一步迈过书房门槛,来到主案之前。他拱手向诸葛亮行礼,声音颇为雄浑有力:“末将军械司主将吴懿,见过丞相。”
诸葛亮站起身来,微微一笑,说道:“国舅何必行此大礼。快,坐下说话。”吴懿再向诸葛亮施一礼,然后几步走到客位坐席之后,撩起锦袍,跪坐在坐席上。他肚腹圆润,油光满面,一眼看去果真像是个饕餮之徒。
诸葛亮却心细如发。就在吴懿掀起锦袍之际,他一眼便瞥到了吴懿蜀锦棉袍之下,居然还整整齐齐结束着一件明光铮亮的贴身软甲,这让诸葛亮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莫非,关于吴懿的那些传闻,其中另有隐情不成?”诸葛亮忽然来了兴致。他寒暄道:“国舅别来无恙?”
“哈哈哈。”吴懿爽朗地大笑起来,“托陛下和丞相的洪福,吴某这日子过得还真是惬意非常。”
“呵呵。”诸葛亮也跟着轻轻地笑一声,然后假意赞赏道:“将军贵为国舅,却仍然不忘国家大事,将军械司营务打理地紧紧有条,实在是我大汉文武的楷模。”
吴懿摊开双手,微微一耸肩,满不在乎地说道:“军械司那里都是王平将军在帮着打理,我不过挂着个空名罢了。要说功劳,那都是王将军的。王平将军遵循法度,守节持重,他日北伐之时,丞相居中调度,王将军依计而行,我军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诸葛亮故意哀叹一声,声音里透着失望:“哎,只可惜近来国事艰难。夷陵一战,我军辛苦储备多年的粮饷战具兵器损失殆尽。一旦再和曹逆开战,我军没有了重甲利器,不知道能支撑多久。国舅,说句丧气的话,或许,咱们再也用不着费尽心思地去想什么北伐战略了。就靠现在这些残破损坏的刀剑机弩,我军能不能挡住曹逆锋锐、守土安民都是一个大问题呢。”
吴懿忽然激动起来,他一拍眼前的几案,动情地说道:“丞相尽管放心,战具兵器自有我军械司来负责。总之北伐还需要三五年的筹备,五年之内,我保管叫境内全部军士都用上最好的兵器铠甲,攻城部队都能装备最好的战车床弩。让我们大汉军队,重现往日的雄风。”说到此处,吴懿的脸色已经因为过于激动而涨得通红。
“哦?吴将军如此信誓旦旦,不知如今军械司内有多少库存?”诸葛亮一边轻轻摇动羽扇,一边打量着吴懿。
吴懿落入了诸葛亮圈套而不自知。他此时又变成了往日那个挥舞着大刀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方才那种被酒色所沉浸的笑容也一去不回。面对诸葛亮的疑问,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禀丞相,军械司全营将士无时敢忘先帝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宏愿,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现在我们库存长枪两万根,弯刀一万柄,皮甲三千件,精铁甲八百件,马甲五百件,圆盾、方盾各三千枚,长弓五千张,羽箭八万枝,各种攻城战车一百二十余辆。此外,常规弩机‘连珠’新旧共计两千部,新式弩机‘破甲’已经经过检测,将由弩机坊负责监造,预计将年产两百部。照目前库存和年产估算,若三年之后丞相兴兵北伐,军械司将能够给三万步军、八千骑兵提供全新的装备。若是北伐在五年之后,这个估算将扩大到一万五千骑兵,大约六万步军。”
说到这里,吴懿停了下来,神情显得有些尴尬:“按理说,这些数字乃是军国机密,只能报给李都护知晓。还望丞相不要跟他提起末将今日所言。”
诸葛亮心里真是又惊又喜。除却了解了军械司库存、产量意外的充足之外,他发现他自己,甚至是整个蜀汉朝廷,都错看了这个国舅。诸葛亮心里暗想:“吴懿竟然是个如此厉害的角色。平日里几乎从不在军械司理事,却对营中各种兵器库存了若指掌,看来他果真是一员难得的大将。”
他有心对吴懿做进一步的试探,便接着问道:“听说军械司的日常军务皆是由副将王平将军负责,此事可当真?”
吴懿坦然说道:“回丞相,此事千真万确。王将军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是以军械司在夷陵战败后半年之内,便能有如此出色的成绩。”
诸葛亮轻轻摇动几下羽扇,缓缓问道:“那么,国舅作为主将,平日里又做些什么呢?”
吴懿此时已经敞开了心扉,他爽朗地笑道:“哈哈。末将整日里和那些主管钱粮的官员以及成都城里的富商们宴饮。只有这样,军械司才从来没有因为款项的问题而停滞不前。丞相您知道,现在国库紧张,用钱的地方又多。像军械司这种耗人耗力的大营,能拿到足够的拨款实在是不容易啊。”
“好一个国舅。”诸葛亮忍不住出言赞叹,“将军甘居幕后,隐忍行事,真有大将之风。此时陛下刚刚登基,百废待兴,不宜改弦更张。等过一阵子朝局稳定了,我一定将钱粮府库事宜纳入丞相府统一掌管,好让国舅不用再担着这个‘饕餮之徒’的名号了。”
吴懿听罢,哈哈大笑起来。诸葛亮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其实,末将这样做,也是为了避祸。”吴懿收起笑容,稍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跟眼前这个大权在握的托孤大臣开诚布公。
目 录:最后的汉歌 第一卷 暗涌 全目录
如果您喜欢这部关于三国的小说,喜欢后英雄时代的人生百态、生死搏杀,您可以关注作者,或者简单地点个赞以示鼓励。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