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写作,始于互联网时代,主要在论坛和博客写文章。
除了早期的育儿日期/腾腾趣事,我写的亲子阅读方面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先在论坛发帖子,一段一段写,然后再整理成一篇博文。这些文章因交流或分享的需要而写,所以都言之有物、结构也基本清晰。基本上,这就是我之前主要的写作模式。
4月初,参加“百日写作 ”活动,是我有意识进行密集式写作的开始。
从4月1日在群内预打卡开始,到现在坚持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写作历程大概经历了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刻意坚持,培养每天写的习惯 。
时间段是前2个月,每天找一个主题,用力写到最低要求500字。
为了坚持写作,就要随时随地写,所以慢慢习惯了在手机上打字。这个阶段,“讯飞语记”的语音写作帮了我不少忙。
第二阶段:刻意提高产量。
第三个月开始,因为看到了差距,弘丹曾说过她的速度是3000字/小时,年念的打卡也经常是2000字以上。所以,我给6月定的目标是每天1000字以上,初期几天真的是凑字数,踮起脚尖也要写够1000字。到月中,基本就可以轻松做到了。
第四个月,定的目标是每天1200字。其实过了几天就有些后悔,因为我意识到相比字数,好像还是质量更重要。不过既然都写出来了,就尽力吧。可喜的是,我发现在写的过程中,输出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相比6月的散乱,7月写的很多文章架构和逻辑都清晰很多。
第三阶段:试着追求质量。
8月是我写作的第五个月,月初定目标时,我没有继续追求产量,还是1200字/天,因为感觉自己需要稳一稳,踏实步子后再继续前进。
昨天,安安在小组里也提出了这个问题(“百日写作”活动结束后,我们小组不忍解散,决定继续一起写作):打卡确实可以督促写作,但是如果过分注重字数和 “坚持写作”这件事,好像也不行。
确实,写流水账凑字数容易,但单纯地写出来,和可以拿出来给人看,是两件事。这两件事之间,差了一个编辑加工的过程。而在初期,一篇文章的编辑加工,可能需要几个小时。
在培养了坚持写作的好习惯之后,应该适时地将重心转移到提高写作质量上,这样才是进步。
所以,我很赞成尝试更灵活的打卡方式 ,根据目前自己的情况,侧重在天数、字数或成文数量,反正我们的目标是一起写,互相鼓励,并且多多交流各自在写作道路上探索的感想和体会。
就我来说,给自己定个新目标:每周输出3篇文章,所以我的打卡可能变为“初稿,修改”等。但是,我也会尝试安安说的卡片式写作,每天清晨,用20-30分钟的时间,写五十到几百字,当作平时的素材积累。
(二)
当初在为什么要参加“百日写作”活动里,我写了3个目标:
1. 借助外力,和同频率的小伙伴一起,培养每日写作的习惯,
2. 主动学习+大量练习,追求写作技术的进步,包括遣词造句、文章结构及如何做到流畅好读等。
3. 通过系统的写作,把这些年在童书和个人管理方面的积累重新整理总结,理清思路,做出阶段性输出,然后站在一个新台阶上,继续向前。
回顾一下:
1. 实现。
2. 100天写作活动期间看了10余本写作方面的书,现在也会有意识地继续学习和练习,这一项会随着写的过程一直进行下去。
3. 通过这段时间的写,梳理了很多内心想法,但关于童书和个人管理方面的系统写作,其实并没有启动。当时想的有些简单了,呵呵。
所以这也是我继续坚持写作的原因,我们才刚刚启程,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
我于2008年开始在新浪博客的写作,2014年年中注册了简书,在今年年初又开通微信公众号,所以,最近大半年,其实我一直面临着多平台更新的焦虑。5月底决定暂停简书更新,一是精力有限,二是不喜欢简书近来所推崇的“快餐式”文风,相较而言,还是去忍受一下新浪博客破烂的编辑界面吧。
不过,现在我决定重启简书,把个人成长包括写作相关的文章放在这里,作为和写作道路上的小伙伴的交流基地。因为不知道哪儿有好一点的写作平台了,少去看首页就是了:)
新浪博客,则偏向于放童书和育儿方面的文章。
做个简单的分工,不至于看着太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