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一月,北京,天寒地冻。
我坐在会议室里,张总就坐在我对面,他点燃了一支烟,不时吸上几口。
烟雾弥漫在会议室里,有点呛人。
我讨厌缭绕的烟雾,尤其讨厌在暖气开着的情况下,据说吸二手烟的危害是抽烟的三倍!三倍啊?!
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这里了,况且他还是上司。
好吧,我忍了!
深吸一口气,我说:张总,我不能再待在办公室做这个方案,我要回成都,哪里是客户的大本营,肯定能弄到一些情报。在企业里,我还有一些关系,这也能对我有所帮助。
张总暂停了吸烟的动作,抬头看了我一眼:这不符合公司的制度, 我们的程序是这样,市场派驻有一线人员,由他们负责收集市场资料和客户需求,作为品牌策划,得按照他们的要求和反馈开展工作就行。
我并不气馁,继续解释:关于这次小酒,我认为最初的设想可能就是错的,你们也知道吧?我必须要到市场上去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我的设想。如果一直都是这样坐在办公室里异想天开,没有一线市场的资料,那是白费劲,大家都在浪费时间。
张总轻轻摇头:我们是按照企业的要求在提案,对方要什么,我们就提交什么,这个小酒也是一样,如果他们这次不满意,那就重新再做一个。
我心想,说得好轻巧,每一次提案,你不知道要死掉多少脑细胞吗?还有失败带来的心里摧残损害度?
不过,嘴上并没有说出来,而是说:如果他们的想法也是错的呢?如果这个产品先天就有问题呢?
张总摇摇头: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
我:这样可能不行吧?明知道是错的,却还要去做。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做法,我在企业待了这么多年,对于产品有一种直观的感觉,我认为这次方向走错了,必须调整过来。
张总:这个项目有专人负责,整个项目和对方的接洽都由他在负责,如果你这样做,就打乱了这个程序,这让我很难做的。
原来,我的提议会侵犯到别人的利益。
我觉得有点沮丧,利益和事实总是纠缠不清,并且常常会决定事情的走向。
然而,事实又有谁来关注?
长期跑市场的经验告诉我,必须要亲身到一线,因为一切答案都在现场,深入市场答案自然会涌现。
张总坚持,我的提法不符合公司的办事程序,不能同意。
我找不到话了,他也只顾抽烟。会议室一时陷入了安静之中。
有人推门进来,看到有人,又连忙关门离开。
沉默了一会儿,我终于下了决心:如果公司没有这个程序,那我辞职,我自己回去做这件事!
张总很吃惊,啊,你要辞职?
我带着孤注一掷的决心:我必须要到一线市场去,我无法接受闭门造车的做法!
其实,我的真实想法是,如果继续这样做,我的名誉肯定就砸了!我将来如何在公司立足?
张总并没有马上回答我的说法,而是沉默下来。
他又点燃了一根香烟,开始抽起来。
2
我现在所在的这家咨询公司,在国内白酒行业知名度很高,位列行业前三甲。
张总是我的直接上司,从招聘到工作安排,都是他一手在负责。
他言语坦诚,身架很低,从不打官腔。
记得第一次交流的时候,我从成都来到北京,见到他后,我们也在这个会议室聊了一会儿,随后他建议找个咖啡吧好好聊聊。
在哪里聊天,对我来说都一样。
于是我俩就出了办公室,但并没有进咖啡吧,而是在楼下找了间中餐馆。
他叫了几个菜,算是为我接风。
因为考虑到我是四川人,他点了几个川菜,对那天的菜,我至今还有印象。具体已经不记得什么菜名,但菜的味道却给我的舌头留下了永久的创伤性记忆,好难吃!
根本就不是正宗川菜!
我的教训是,不要相信北方人推荐的川菜!
我简单吃了几口,就停下筷子,只专注于聊天。
张总说的是一个红酒项目。甘肃有一家公司在嘉峪关建立了一个大型葡萄园,自己在酿造葡萄酒,前期主要卖原料,现在准备自己推品牌。
他们已经和公司达成了初步协议, 这个项目是一个全新的项目,对方除了拥有大量产品之外,甚至品牌名称都没有。
他们长于生产,但对如何打造品牌却并不熟悉,所以需要一个专业的品牌策划机构帮助他们,而我将去负责这个项目!
我很高兴,因为我喜欢大西北的荒凉和壮阔,这可能是西部片看多了的原因吧。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让我充满期望和激情,把一个品牌从无到有的创造出来,不亚于女人生孩子所带来的成就感。
当时的话题就是围绕着怎么创造一个品牌展开的,那正是我的兴趣所在,所以我们聊得很愉快。
最后张总问我,什么时候能到公司报导,我说,我原来所在的公司还有点事,我需要两个月左右。
但那个项目最后没有谈成,遗憾!
3
不过,我还是在一个月前到了公司。
我正式报到的第一站不是总部,而是位于南京的分公司,给我的任务是协助他们解决一个白酒品牌的企划案。
他们服务四川一家知名酒企,这家酒企推出了一个小规格的酒,只有165ML,项目负责人建议把这个产品作为下一步的主推品牌。
这个时候正是小酒兴起的时代,刚刚上市才两年的江小白在市场上风生水起,以其独特的定位和营销模式搅动了整个业界,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前期,他们提了几个方案,都被否了,于是就把我派了过去,这是临危受命吧。
在得知原定指派给我的项目依旧还没有开始的情况下,我只好去了南京。
几次交流后,我就告诉公司主管,我需要亲自到一线市场去调查。
但给我的回复是没有合适的地方,目前这个产品只在广东的部分市场销售,还有江西赣州的部分地区,广东不是服务区域,去不了,如果实在要去的话,那就只能去江西!
我不想去江西,我连当地的话都听不懂,怎么和那些小店的店主交谈?怎么询问卖酒的促销小妹?
我没有去江西,所以,我只能继续待在宾馆里,继续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
但考虑多了,我认识到:这个设想一开始就是错的,我们走错了方向。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群无聊的人,强调只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你就会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走错了方向,结果就只能离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
但我也知道,我无从逃避,因为我答应了这件事,于是我就只能继续熬着,尽可能把最好的结果呈现出来,这是我来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如果做砸了,那就真有点打脸!
那个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南京的宾馆里。
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便条上,贴在宾馆房间的墙壁上,每天我会冒出无数个想法,很快,又会被我全部否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我始终没有找到那个我想要的绝妙的创意......
没有!
时间一晃就到了月底,和其他同事一样,我也必须回总部汇报工作。
在完成任务的想法下,我不得不勉强做了一个方案,然后等待公司的意见...
4
我提出的方案,没有在公司大会上汇报,只是和张总以及南京项目组的同事一起小范围的交流了一下方案。
主持会议的是张总。
当我讲解完我的方案后,首先发话的是南京公司的负责人,此前对于这个方案我们就交流过,他是基本上认可的。
但这次他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也许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产生的判断,也许……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怀疑。
其它几个同事,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反对的较多。
最后一个是张总发言,他否定了方案,认为这个方案并不完善,需要重新做。
我当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需要调整的不是我的方案,而是甲方的产品,不是我的方案不行,而是给定的条件就是错的!
争论归争论,对于一个我自己都不满意的方案,未能在公司通过,自然在我的预料之中。
月底的总结会议结束后,驻外人员陆陆续续都走了,我被通知留在北京,还是继续做小酒的方案,直到拿到满意的方案为止,
但实际上我只多待了两三天而已。
当天晚上,我没有住公司安排的集体宿舍,而是到外面写了一间宾馆,舒舒服服的睡了一晚,其实也不是很舒服啦,因为房间不是很隔音,旁边房间两人滚床单的声音不时传来,弄得我很难入睡。
第二天早上,我到公司找到张总,我说了自己的打算,如果我不了解一线市场的情况,我是做不出有效的方案的。为了做好这件事,我需要回成都去考察市场,因为这家公司的总部就在四川。如果不了解市场,做出的方案一定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谁需要呢?
甲方不需要,难道自己留着yy吗?
张总最终同意了我辞职的要求。
也同意为我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有限支持:一个是证明我的身份,一个是当我把计划做好后,公司再支付我一部分酬金,至于多少,到时候根据报告再决定。
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肯定不是正确的做事方法。想要找到正确的答案,前提是要做对事情。
面对组织约定俗成的行为法则,你必须打破某些规则才可能做出成绩!
在公司的部分人员看来,我们没有特殊能力,我们并不比对方更专业,也不比我们的客户更了解市场,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按照对方的要求修改,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这种认识,我只能嗤之以鼻!
作为一个咨询顾问,就要给客户提供具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看到对方没有看到的,想对方没有想到的,为对方创造真正的价值。也许我们并不比别人聪明,或者专业,但至少我们可以可以比别人勤奋一点!
5
两天后,我回到了成都。
成都也是冬天,灰蒙蒙的天,阴冷而潮湿。但于我,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我联系了酒企四川市场部的负责人,了解市场,就从他这里开始。
四川市场部的负责人姓杨,大概三十多岁,一个八零后,精明能干。
165ML的酒在成都上市了吗?我问。
上市了。已经做了大半年了。他回答我。
我免不了嘀咕一下,为自己公司的官僚作风深感遗憾。在公司里,客户人员说这款酒只有广东和江西有,四川市场没有,和事实完全不相符。
我在走访之前,详尽的列了一个问题单,我就按照清单一个个的询问,直到将大部分问题都问清楚。
大概是做市场的人的共性,杨经理很健谈,我每问一个问题,他都会滔滔不绝的回答很多内容,我靠笔记是记不了的,我只能是通过录音的方式,事后再整理。
走访完了杨经理,然后就在杨经理的安排下,跟随市区负责人老李走访市场终端。
老李是一个七零后,他的表达欲望更强烈,只要你开个头,他能滔滔不绝说半个小时,只是,他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我得经常打断他,把话题转回到正题上来。
我在他的陪同下,和终端业务员一起走访了三圣花乡,小酒的重点市场就在这里。
三圣花乡,是成都知名的农家乐休闲胜地,这种经营方式是全国首创,当年曾吸引了不少外地政府官员来考察,并把这种形式当成了典范在自己辖区推广。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三圣花乡更加完善,无论是交通,还是景点都很有特色,附近还新开了新的项目,诸如荷塘月色,幸福梅林等等,当地政府把餐饮、休闲、旅游、娱乐融合在一起,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前来消费。
走访了几家大的餐厅之后,询问了前台的一些接待人员,普遍的反应就是这两年餐饮消费严重下滑,尤其是酒水,以前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块的好酒,如今的酒水消费大多集中在一百多元,家庭朋友聚餐,消费更低,都是几十块钱之内,现在最好走的大概就是郎酒的小酒,还有红星二锅头... ...
当然,对于餐饮来说,用酒量大的,最头痛的是都是自带酒水,根本没酒店餐馆什么事情。譬如结婚、祝寿、孩子满月... ...
餐馆想要限制?门都没有,人家换一家就是了!
现在的生意这么难做,先不说赚钱,先把房租人员工资赚回来也不错,谁还敢轻易拒客?
至于我们推广的这款酒,有的门店摆在哪里已经3个月了,上面都落满了灰尘,依然无人问津。有的地方没有了,销售人员问,怎么没再进货啊?
店老板满脸不高兴的说,进什么货,这瓶酒还是自己喝的,弄得业务员也无话可说。
我问:为什么销售不动?
店老板说,这款酒,只有3量多,你叫谁喝啊?一个人喝多了点,两个人喝又少了点,而且价格还那么贵,一瓶108元!买你这个,还不如再添二十块买瓶丰谷特曲!那酒的口感更好呢!
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些货都是三个多月前,买一瓶送一瓶,做活动才摆上货架的。
偌大的三圣花乡,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不下两百家,没有几家走得好。
我对这款酒的市场前景,基本上心中有底了。
市场走访,有时有用,对于这些已经上市的产品,通过访查,就知道结果。
有时没用,对于那些全新的产品就没多少用,还没上市,怎么知道顾客的反馈呢?
走访共计用时大概一个月,我遍访经销商,片区销售人员,终端业务人员,餐饮店老板和柜台服务员......
我尽量详细的了解每一个细节:他们是怎么进的店,进店后是否有销售,销售多少?是什么样的人买的?有无重复消费?客人是怎么评价这款酒的?...
然后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将所有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整理的结果,只有一个结论:这个产品没前途,最好的措施就是放弃。
这个想法并不奇怪,在我到南京的第一天,当客户经理对我描述这个产品的时候,我就有了这种感觉。经过这么长久的调研和分析,只不过是佐证了我最初的判断。
但这样的调查走访,是必须的。没有人靠感觉就能说服别人。
我知道,把这份报告提交给北京总部,他们不一定喜欢。
因为这样的结论很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正期望着通过这个产品的推广扩大公司的业务,这个报告只能让他们的想法泡汤。
但我还是把报告发给了他们。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无论你的企划案做得多么精彩,但市场会告诉他们结果,还有一线的那些业务会站出来反对!
最终,公司将因为提供了一个毫无价值的方案而备受客户的嘲笑,要知道客户内部还有很多人正在等着看咨询公司的笑话。
报告写完之后,我就发给了张总。
我没有收到他的反馈,不知道他对此是什么想法,我不是很在意,因为我想要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他们的想法对我而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没有想到,时隔一个月后,张总又联系了我,跟我谈宜宾项目的事情。
我又一次飞往北京,再见到张总时,他告诉我,之所以找我来,就是因为我这人比较固执,非常坚持自己的东西,而宜宾项目目前陷入了困难,需要一个态度比较强硬的人。
6
大概一个月后,已经结束了调查的我,正在筹划自己的事情时,接到了张总的电话。
电话里,张总告诉我公司实施了改革,全面实行阿米巴模式,这个词我是比较陌生的,但对张总的解释,我还是很感兴趣。
所谓阿米巴模式,就是公司内所有项目形成独立的核算小组,公司占小股,项目组占大股,由组长负责分配,人员也由组长自己挑选,或者推荐。
现在四川宜宾有一个项目,可以交给我负责。
那时候,我还没有确定自己要做什么,于是接受了张总的建议,决定再去北京一趟。
但我到了之后,张总的说法又变了。
其他大部分项目都实行阿米巴模式,四川宜宾这个项目暂时不执行,项目负责人的收入还是按照之前谈的底薪加奖金的模式。
而四川宜宾的项目之前已经有几个成员了,今年项目组的组长辞职了,回家照顾正在怀孕的老婆。我要去补这个缺。
这个项目本身也有变化,之前是企业老板自己在抓,今年,他们从另一家咨询公司高新聘请了一位咨询人员,任职总经理,以后的工作就得和新任总经理去对接。
我听到这里,我就感到头大,这家咨询公司是业内目前做得最大的公司,正是我们公司的死对头,他还会给我们好脸色吗?这笔业务还能持续多久呢?
这只团队被踢出局只是迟早的事情,原来的项目组负责人明智的开溜了,我现在去接这个烂摊子,明摆着去找抽嘛!我为什么要犯这个傻啊?
看清楚了其中的问题所在,于是我就告诉张总,我手上有点事,暂时不能到岗,张总问什么时候才能到?我说要到4月初了。他说太晚了,客户催得及,必须马上到岗,下周就要到岗。我摇头说,确实到不了啊!
一时之间,两人都僵在了哪里。
之后,张总就安排我和老板面谈,说有什么条件尽管给老板提。
老板就坐在我的面前,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问:你什么时候能去宜宾?
在公司已经待了一段时间了,但这是第一次和老板面谈。
我说,眼下去不了,我还有事情要处理。
我抬头看了老板一眼,她的身材矮小,坐在硕大的办公桌后,只露出身体的一小部分,人到中年后的发福,已经让她的体形有点走样,一张多肉的脸没有什么表情,身为老板的优越感却让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权威感。
当然,一个北漂族能在帝都这种群英会聚的地方,拥有自己的一番小天地,已经是很了不得的成就了。
可惜在这多事之秋,整个行业都面临着拐点,变化已经开始了,谁都能看出,公司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挫折,何去何从?就连基层员工都已经心生去志。而老板的态度却没有多少变化,有点让人难以理解。
老板:公司这边的时间已经说定了,不能因为你的时间就改变了。
我说,但下周确实到不了。
老板没有继续说什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那好,你先出去吧!
我走出来,张总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看到我,他急忙问:怎么样?
我摇摇头:我到不了。
张总很失望的陪我走出了办公室,来到电梯前,最后对我说:你回去再考虑考虑把,过几天再给我答复。
我点点头:好的,我考虑好了会给你电话的。
走出现代城,我在街道上溜达着。
北京的冬天很冷,虽然天空还挂着太阳,天也是蓝蓝的,但没有多少暖意,我只能裹紧衣服,不停的向前走,希图通过行走产生热量,驱走严寒。
我边走边回想着拒绝接受这个建议的理由,反复思量着,这样做是不是很明智?
对于公司的这种制度,我至今还不得其解,在此前我经历的所有公司,无论前面和多少人谈过,最后一定要见过老板之后才能拍板。
在我的认识之中,一个咨询公司最核心的就是人,作为老板自然应该肩负起招揽人才,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的重担。
但我作为一个项目总监,决定着一个项目的成败,却在整个应聘过程中,从来没有和老板面谈过,而在这次唯一和老板面对面的交流之中,她显得冷淡而无所谓。
所以,最终我决定拒绝接受这个项目。
或许你可以认为我很敏感,但事情从来都是人做出来的,如果一个公司老板对自己的员工并不关注,认为可有可无。我就会很怀疑,这样的人是否值得追随。
这是我最后一次走进公司位于国贸现代SOHO城,之后我就再没有和公司联系。后来从以前的同事那里听说,四川宜宾的项目不久之后就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