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细说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开始学习“为政篇”第十三则。
1、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傅佩荣原文
子贡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傅佩荣:
本章是“因材施教”的例子。子贡是言语科的高才生,所以孔子回答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难道达到“君子”的境界,就是这么简单的八个字吗?这是针对子贡说的,因为这对他来说很难做到。子贡的口才很好,滔滔不绝,而且说出来的话都言之有理,但是不见得真能做到。
要成为有德行的君子,就要先设法实践自己想说的话,实践了之后再表达出来,这样才是言行合一。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子贡向夫子请教“君子”的准则。夫子说:君子是先行动,然后再说出来。在这段话里,孔子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不赞同只停留在语言层面。当然,这是对君子的一种很高的要求。换个角度来看,先做而不是先说,对于达成目标也是有好处的。记得之前看到一个ted的演讲主题为“下定的目标可不要告诉别人”,大意是如果你先把目标说出来,心理其实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比如通过被自己的宏图大志感动而觉得自己特别伟大,或者是别人的称赞),这样反而会降低去完成目标的动机(因为已经得到心理满足了),所以就会变成只是说说而已。
4、弘丹学习心得
这段话讲的是行动的重要性。子贡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这句话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其实很难。
英语有句谚语: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于雄辩。说出来是很容易的,真正做到是很难的。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做到和说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上个星期,听了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赵星)在十点读书会的在线分享,主题是:下班后,我坚持了7年写作。她说道:写作是一件特别小的事情,贵在坚持。她自己也说到,她想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先告诉别人,而是会默默得做一段时间,觉得可行再告诉别人自己想做这件事。我觉得她这样的方法很好。很多人一有想法,就像让全世界的人知道自己想做这件事情,然后开始没几天,当激情褪去,这件事情就搁浅了。长此以往,自己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别人会不相信你,觉得你是一个只说不做,不值得信赖的人。
赵星坚持写作7年,持续行动的能力很强。今年年初我自己也开始每日写作,持续了250多天,写了40万字左右。我希望“每日写作”的习惯能够保持一生。通过写作,我的行动力也提高了,我知道想到什么就应该去做,而不仅仅停留在想法的阶段。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行动力尤其难能可贵。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有很好的idea,可是又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的idea?说话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事情,去行动却比说话难很多。但也有很多人,他们说的不多,但却在默默得行动着。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韩寒电影《后会无期》: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可关键是道理从来都不是用来听的,道理是用来实践的。
去行动吧,哪怕是很小的行动,在持续行动中,时间会给你惊喜。
5、都市隐居人 对《论语》为政篇第十三则的理解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贡问老师,如何才算是君子?孔子说:“他有什么观点,自己先做到了才会说,并且自己说过的也一定会坚持做到。”
孔子这段话听起来有点绕。不过考虑到他说话的对象,这也是个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
子贡是个大商人,也是孔子的弟子中以善辩闻名的。在《战国策》中还收录了一段子贡在各国之间做穿梭外交,一举影响各国形式的故事,被认为是战国时期纵横家们的前辈。对于子贡来说,怎样说得有道理并不难,所以孔子针对子贡的特点,对他的教导就更加强调“行”,要求行动在言语前面,自己先能够做到才去说,并且说过的话自己也要坚持做到,让言语和行动互相支持。
这段话和学而篇的“敏于事而慎于言”相呼应。
一个只关注目标不关注问题的人,一定不是个真正的君子,因为说出这话的人并没有做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要有远大的目标,但要从解决脚下的问题开始一步步走过来。所以,目标和问题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