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其心,永远不会起烦恼心,为什么呢?因为看到一切境界都是好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境界。
这是描述比丘的生活,他离开寺院到达城市聚落、村庄,然后去托钵,到人门户,要愿一切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因为托钵乞食,看到有人愿意布施,有些人愿意给,当发愿“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还有些不愿意给,也发愿“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没有什么不好的境界,每个境界都是最好的,你要托钵乞食,没乞到也是好的,乞到了也是好的,“满钵”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空钵”愿他心清净,空无烦恼,法界众生都是心清净,空无烦恼。
哪里还会起烦恼,人家恭敬你是最好的境界;人家不恭敬你也是最好的境界。
人家供养的食物是美食、柔软食,你很开心;人家供养的是不美食,是粗涩食,你也是很开心。
图片
是粗涩食的时候,“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图片
没有什么不好的境界,你任何时候都不会起烦恼,所以,就是不害身语意业。
不害,首先是不害自己。一个人学佛首先要提高你的幸福指数,只有你自己先幸福起来,才能够去把幸福传递给其他人,才能够真正去温暖人,帮助人。
一个心中有温暖、有爱心的人,处处境界都可爱;一个心中有恨的人,一切人事物都可恨;一个心中有感恩的人,看到一切的境界都充满感恩,为什么?
最根本的是要善用其心。
这是讲最高处、觉妙处是善用其心,我们用什么心?不是世间善人的心,不是天人的心,不是声闻阿罗汉的心,不是缘觉的心,直接用的是佛心,遍满法界的心,全方位开发法身智慧的心。
不害,首先是不害自己。一个人学佛首先要提高你的幸福指数,只有你自己先幸福起来,你才能够去把幸福传递给其他人,才能够真正去温暖人,帮助人。
一个心中有温暖、有爱心的人,处处境界都可爱;一个心中有恨的人,一切人事物都可恨;一个心中有感恩的人,看到一切的境界都充满感恩,为什么?
最根本的是要善用其心。这是讲最高处、觉妙处是善用其心,我们用什么心?
不是世间善人的心,不是天人的心,不是声闻阿罗汉的心,不是缘觉的心,直接用的是佛心,遍满法界的心,全方位开发法身智慧的心。
有顺境,有逆境;有人家恭敬你,有不恭敬你;又有愿意给你食物的,有不愿意给你食物的;有惭耻人,有无惭耻的人;有有善根的人,有没有善根的人;有恭敬你的人,有骂你的人等等。
在这种种境界之中都要能够善用其心,就能够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乃至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真正活出fo的境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