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和左宗棠,湖南老乡,同为清末中兴重臣,功名盖世,后人仰止,隔着一百多年望去,两人已经成为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
然而,他们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且听叔慢慢道来。
天资相差甚远
上回说到曾国藩复读六次,23岁第七次考试才中了秀才(还是全县倒数第二名),而左宗棠小时候就有神童之名,15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有“湖南诸葛亮”之称。
左宗棠18岁时就被回乡丁忧的省城官员惊为天人,连林则徐路过湖南时都特邀名声在外的左面谈,并“一见倾倒”。
曾国藩首次见左宗棠是在开始筹办湘军之时,左当时只是巡抚的师爷(类似秘书),但跟这些朝廷大员在一起讨论政务毫不怯场,指点江山滔滔不绝,绝对控场主角儿,曾国藩对左的才华叹服不已,即使晚年两人关系破裂,仍然敬左公之才。
反观曾国藩,不论早年做京官时的频频受辱,还是办湘军期间的各种挫折,都反应出其天资、才华方面的不足,还是梁启超的那句评价—“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性格为人迥异
性格上,两人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曾经过官场初期的挫折,在老家闭关修炼一年后,性情大变,内方外圆,人情通达,待人接物圆润之极,展现出极高的涵养和情商。
左宗堂则一直到死都恃才傲物,不管是谁,只要看不上眼,必是冷嘲热讽,给朋友写信经常自称“今亮”(当今的诸葛亮),自己每写完一篇文章,都得自我惊讶一番“谁的文章这么好?真的是我写的吗?”
左虽然很年轻就中了秀才 举人,但却始终没中进士,也成为他一生之痛,因此对进士出身且功名在他之上的曾国藩一直怀有酸酸的敌意,骂曾国藩骂了一辈子,还经常给他下绊子挖坑。
曾国藩始终认可左宗棠的才华,公事公办,不带私人恩怨,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朝廷令各省协办军需粮饷,其他省份官员各种推诿躲闪,只有被左各种嘲讽谩骂的曾国藩尽心办理,还派出得力战将相助。
留给后世的不同背影
左宗棠一生虽也立下不世功勋,但在人际交往上是很失败的,说话口无遮拦盛气凌人,基本没有朋友,独来独往。其用人的格局也不大,喜欢把手下困固在自己身边,不给上升通道,一生提携之人很少。
反观曾国藩,一生朋友如云,结交的都是一时人杰,为人行事处处为他人考虑,对朋友、手下的提携不遗余力,他的下属做到省部级高官的有七八十人,其他级别的官员更是不可计数。左宗棠最初发迹,就是因为曾国藩的无私保举。
两人分分合合,晚年绝交,直至曾国藩去世再无来往,但左宗棠心里是清楚,自己在综合素质上确实不如曾,曾去世后,左送来挽联,以“自愧不如”作为两人的最后总结。
终极关怀
从天资上看,曾国藩是资质平庸的普通人,左宗棠是不世出的天才。
从最后的成就看,曾国藩被后人奉为千古楷模的“完人”,左宗堂是一代名臣封疆大吏。
成就都很高,但明显曾是高出左不止一个档次的存在。
作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凡人的一份子,应该做曾国藩还是左宗棠?
灯叔窃以为凡人应当学曾国藩,即使天才般如左宗棠,若没有特定的历史机遇和胸怀宽广型贵人(曾国藩)的扶持,以他的性格脾气,也不过是骂天骂地毫无建树的一辈子,况且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左的天才,倘若只学其傲慢,那大概率是凄凉悲惨的一生。
学曾国藩,用功学习,努力做事,待人宽怀,处处能为对方多想一步,则进可在大的历史机遇中出将入相成就一番事业,退可在平凡年代里心平气和不留遗憾幸福度过一生。
在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的地球上,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资质平庸的曾国藩几乎肯定要胜过一个天才绝世的左宗棠。
我是灯叔,为你说书,先到这里,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