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在高中时就埋下了对雁荡山的向往。此句除了形式上的对称,音律上的和谐,更有意境上天人相通的淡定与寂寥。后来才知道,贯休的这一绝句,跟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是中国佛教文学,尤其是诗词的巅峰。意境的背后,都是修为。
虽曾久迤于浙江,但雁荡之行始终未能成行。这次五一,携女儿,托朋友的接待之福,总算了了夙愿。
从温州市区出发,驾车约两个小时,进入雁荡景区。随着车头一转,映入眼帘的风景美得令人震撼。这种如画之美,至少有两层意境。一层是挡在最前面的雁荡山。刀削斧凿的山体,突兀拔立,势大力沉;笔写钩划的岩痕,嶙峋毕露,透着锋芒;环腰绕颈的植被,点出几圈绿色,既有对山藐视的倔强生机,又有与山共处的戚戚融洽。活脱脱一幅《明皇幸蜀图》。另一层则是雁荡山后面次第展开的群山。在温州这个临海的地方,与空气中的水气形成绝配,一层层的墨黛由深及浅地向后褪去,层层分明,俨然又一幅水墨山水画。
由大门搭巴士,循山而进。溪水傍路流淌,不离不弃,小鸟依人;山上树木,乔灌间杂,色绿透着骄傲,形漫溢出惬意。山也因之变得温柔欢快起来。
到了大龙湫。先对着两块对立的巨石做环绕180度的前行,不同的角度前人依据自己看到的不同形状留下了口碑,或曰“鳄鱼”,或曰“啄木鸟”…虽然充满了想象力,但也不免牵强。
之后便到了大龙湫瀑布。所谓龙湫,即上有飞龙,下有深潭。以此来命名,果然最是贴切。瀑布如飞龙。一个“飞”字道出了瀑布的灵动。既然灵动,这个瀑布就不会像尼亚加拉瀑布那般既宽又涌,而是既细又薄。因为由顶至底,高差足够,加之背后衬以宽岩,瀑布如飞龙灵动有神。而且下落的瀑布有多个瀑头,彼此争先恐后地直赶急追,又在“龙”身上荡出迭迭变化。最后散花般坠入深潭。这种境况,无需“宴坐“入定,已然忘我。若还有什么可以将人拉回当下,即打在肌肤上的濛濛细雨,而此雨正是瀑布落下时散开水雾形成。贯休诚不欺我。
瀑布左侧有一“忘归亭”,亭柱镌对联“六龙卷海上霄汉,万马嘶风下雪城”。于惊涛骇浪中寻内心寂定,作者必是贯休知己。
离开瀑布有“了心廊”。在经历跌宕后复归从容,了然于心,算是在大龙湫物境中寻修心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