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永和希望小学——王海荣
初夏是美的,那是有别于艳阳春的另一种美。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百卉争妍,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再看那绿,层层叠叠,无边无际!
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绿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吮吸着花蕊,辛勤地劳作!我也不例外!
初夏的微风,带着花的幽香飘进了林州市永和希望小学,在这所讲奉献、比勤奋、求创新的农村小学驻足,因为去年秋天曾经在这里播撒了“语文主题学习”的种子,现在正是拔高,抽穗的季节,怎能不来看看这棵苗子的长势如何呢?
自从去年秋季我们学校有幸邀请到全国语文主题学习的专家,北京研究院,林州市语文主题学习研究会秘书长张贵栓老师来我校对语文主题学习“四型三读”教学策略进行指导以来,我校半年多以来,在语文主题学习“四型三读”教学策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研讨,创新,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对四个课型已经运用自如,并且不断创新,融入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了一支永和希望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四型三读”教学先锋的教师队伍。
我也是一名年轻语文教师,自从“语文主题学习”在林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以来,当时我正好也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就积极学习,率先实践,践行中也碰到过好多困难,学生如何能自主学习?如何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大量阅读?展示课怎样能做到快速有效……后来听了张老师的“四型三读”解读讲座,张老师为了给像我一样困惑的老师指明道路,设计了“四型三读”教学模式——整体预习、基础阅读、整合阅读、拓展阅读四种课型,每一种课型都有具体要求,应该实现哪几个目标都有详细解释。听完讲座后立刻觉得“语文主题”教学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原来那种“只在此山中,云生不知处”的感觉即刻烟消云散了,觉得前方道路一片光明!立刻回去再实践,实践中也碰到了很多问题,我通过不断去听课学习,总结反思;再实践,再发现问题;再学习,再改正的过程,我对高年级语文课堂“四型三读”教学有了一定方法。可惜去年又轮到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去年秋天看着中高年级老师不断学习,不断修正的课堂后,感觉自己之前的课堂已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语用点方面没有清晰的眉目,深刻体会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含义!
今年开春以来,学校让尝试着使用“四型三读”策略对低年级语文教学渗透“语文主题学习”理念。我慢慢地在班级实践,一步一步地尝试。通过听中高年级老师讲课,不断总结反思,不懂就问,尤其是在语用点方面我多次向她们请教。像我们学校付俊香老师,郭燕青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在实在没有时间指导我的时候,她们会告诉我可以阅读哪本书,哪几页查找。让我在已有几分燥热的初夏感到丝丝凉意!
上周五接到学校开展第一学段“四型三读”研讨任务后,我认真思考,加上平时的实践经验,我设计了一节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拓展阅读课——《诗香荷园》,由于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描写夏季景色的,所以我的本节课就是围绕描写夏季景色来拓展阅读的。我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又结合低年级考试特点来设计了本节课的语用点是:准确找到古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围绕写景这个主题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
1.学会两首新古诗《所见》《纳凉》,粗浅理解古诗的意思,积累古诗。
2.熟练掌握“借助图片”“借助注释”两种学习古诗的方法。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分:导入,温故,拓新,运用,积累,赏析六个环节。
一、通过“唱古诗”,“背古诗”导入,营造了浓厚的学古诗氛围。
二、温习书本《古诗二首》:
1.强化“抓住主题”、“抓住关键词”前两种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本节课综合运用。
2.引出课题《诗香荷园》,让学生知道本节的主题是学习描写夏季景物的古诗。
三、用“边读边演古诗”的方法教学两首古诗,在演的过程当中理解古诗意思,同时新授“借助图画”、“借助注释”两种学习古诗的方法。
四、综合运用四种方法,自主阅读《晚春》《暮江吟》《雪梅》三首古诗:
1.落实语用点,能正确找出古诗描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2.变换季节,让孩子不要形成定式思维,检测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其它季节古诗的兴趣。
五、通过背诵已经学过的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诗:
1.巩固积累古诗。
2.培养学生积累资源,分类整理资源的能力。
六、赏析是我设计的一个弹性环节,能让课堂有一个弹性时间,以便于能更好的完成这次研讨活动。
最后我用:“我希望我们的诗书香气不仅弥漫在夏季的荷花园,还有春天桃花园,杏花园,秋天的每座果园,以及冬季的梅花园。希望一年四季弥漫在我们林州市永和希望小学的每个角落!”激发学生时时处处学习古诗的兴趣,结束整节课的教学。
5月16日上午第三节,我对本节课向张老师、学校领导以及同事们做了汇报展示。课后,张老师以及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让我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了新的思路。对我以后在低年级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四型三读”教学策略给与了指导性建议,又让我在初夏的中午感到微凉。
情深意浓伸手处,时有微凉不是风!